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政协要闻>>正文

市政协召开常委协商会专题协商城市总体规划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09年09月20日 文章点击数:4446

为了建设现代山水宜居城市

       ——市政协召开常委协商会专题协商城市总体规划

 

“现代化山水宜居中心城市的定位符合达州实际,但比较空泛,在生产力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风景旅游规划等单项规划中,应有明确具体体现……”916,市政协常委专题协商会上,驻城区的市政协常委和委员代表汇聚一堂,为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言献策、把脉开方。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行动指南。多年来,广大政协委员高度关注达城的规划工作。为了集中社会各界智慧,完善城市规划,按照政治协商“三在前、三在先”原则,16日,市政协召开常委专题协商会,就《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专题协商讨论。会上,市规划建设局局长王伟报告了城市总规修编情况,规划设计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高黄根对《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作了全面介绍和说明,参会的市政协常委(委员)踊跃献策,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市长黄平林和市政协副主席汤忠才、王全兴、周继德及秘书长郝成科出席会议。

 

“六大功能区定位建议再清晰一些”

 

在新的城市规划中,达州划分为“六大功能区”,这是达州城市的主骨架,也是常委(委员)的关注的焦点。

“通川区魏兴镇处于达渝、达陕、达巴、达万四条高速公路交汇处,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市委、市政府已在该镇规划建设10千平方米的农产品加工工业集中区。”为了体现市委、市政府把达州打造成川东北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发展目标。市政协常委、市经委副主任陈明星和通川区政协副主席刘永明等建议,将魏兴镇的达州市农副产品加工园区纳入总体规划。

同魏兴镇一样,河市配套发展区的定位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河市与化工园区距离很近,不适宜作为商住区。”达县政协副主席庞厚弟首先提出建议。

市政协常委、市科协主席丁长兴也不赞成河市配套产业发展区的定位:“河市作为文化中心来定位不妥当。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应该规划在人群较为集中的地区,不宜放在河市配套产业发展区。”

河市片区的功能如何定位,如何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市政协主席康莲英也加入讨论的行列。她建议,考虑到河市便捷的交通和与化工园区物流的重要性,建议将河市配套区调整规划为会展、物流区。

 

“《规划》中应体现完善的城市功能”

 

城市的功能不够完善,学校、医院、商场分布不够合理,特别是公厕难找、车辆难停……达城的居民对此感受尤深。

市政协常委、通川区副区长郝德恒多年来一直分管教育、卫生事业,他建议“规划中一定要留足留够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用地,以保证公用事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

不仅仅是教育和医疗。“还要把老年活动场所纳入规划,保证老人老有所乐。”王奇常委忠心建言;“还要合理规划文化体育中心、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曾庆固委员建议。

也不仅仅是社会事业。“总体规划中一定要做好商贸、物流、市场、会展业的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品味。”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建议;

还有休闲场所建设。“要把莲花湖作为城市公园来打造,要把犀牛山和雷音铺纳入城市公园予以规划,一定要规划建设好鹿鼎寨、凤凰山公园和大寨子公园……”

还有停车场所建设……

“要必须解决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问题。让市民感到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很方便,形成本城的人不想走,外地的人都想来的局面。”与会常委(委员)一致认为。

 

“努力提高城市的文化含量”

 

市政协常委陈玉林争着抢过话筒发言,就城市规划提出了要注重前瞻性、地方性、功能性、品味性、权威性五点建议,尤其是建议要在城市规划中发挥达州地域优势,体现巴渠文化。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达州文化底蕴深厚,巴渠文化、红军文化和气都文化交相辉映。如何在城市规划中体现达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会人员积极奉献良策。

朱逢琳委员建议:“达州应建设气都广场、气都标志性工程,突出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的特色,这个标志性建筑或广场是达州的城市名片,也是达州特色对外展示的窗口”

“达州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应该注意体现红军文化。要加大王维舟、张爱萍等故居的开发、利用、保护,大力弘扬红军文化。”市政协委员曾庆固建议。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结合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地域文化。为此,李其普常委建议,建设“民俗文化街、村”,弘扬地域文化。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含量,要加大城市文物的保护。“加大对塔沱等历史文物的保护,塔沱周边不能修建高于塔基的建筑物。应尽快撤掉塔沱周围建筑物,美化塔沱及周边环境。”潘广全常委建议如是说。

 

“建设天蓝水绿山清的新达城”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搬迁达钢。对这一规划,与委常委(委员)高度赞赏。“达钢虽然下了很大力气治水治气,但仍是西外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朱逢琳委员明确指出。

达钢搬迁是英明决策。但如何搬、搬到什么地方?梅榕常委建议,达钢搬迁要体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企业利益服从全民利益的思路,搬迁地点应按环保总体规划来考虑,不宜过近,避免二次搬迁、重复搬迁。

水是生命之源。“对莲花湖水库、宣汉白岩滩水库和罗江口电站水库等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按环保一级保护区进行规划,将宣汉白岩滩水库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规划为禁建区。”政协委员唐军一直高度重视水源安全问题。除了保护好饮用水源,他还建议要规划好城市排污管道,避免污水直排州河。

在修编规划中,罗江口库区规划为旅游区。对此,肖国权常委忧心忡忡。“罗江口库区一定不能规划为旅游区,这是达州饮用水源地。”

化工园区的污染,常委(委员)们向来高度关注。不仅在建设、管理方面,委员们建议更应在引进项目的源头把关。“化工园区要限制污染高、噪音大的产业进入,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否则就是新的达钢,新的污染源。”

 

“城市规划中应体现行政区划调整的规划布局。”

“尽快延伸滨河路改造,逐步打造州河两岸优美环境。”

“规划一旦制定,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防止总体规划修编过于频繁,规划调整幅度的波动过大。”

“严格执行规划,不能随意更改,保持规划的严肃性。”

……

不知不觉,已过中午。讨论还在继续,常委(委员)发言积极性依然高涨。一个个问题在协商中明晰,一条条意见在建言中汇积,达州发展的蓝图在委员讨论中逐渐逐渐完善、清晰。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