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公路为啥常修常坏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09年09月22日 文章点击数:7447
县乡公路为啥常修常坏
市政协常委袁斌反映:
我市不少县、乡公路,发现修后不久,有的路面就大片断裂,有的路段又起伏不平,重新回到泥泞不堪的境况,过往行人骂人,司机朋友叫苦连天。老百姓一句顺口溜:“经常在修路,经常走烂路。”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调查,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我市有的县属国家贫困县,资金筹集困难,老百姓集资有限,公路建设成本严重不足,难以达到设计标准。
二是多级转让承包。本来资金有限,多级转让承包修路又流失大部分资金,导致公路最后只能是含“金”量少,含砂量高,偷工减料,修路质量难保证。
三是超载行驶。有的县出煤,煤车大大超载,由于公路等级有限,而大量货车又偏偏超载营运,导致公路难负其重,致使路面屡遭重创。
为此建议:一要应进一步加大对县、乡公路的资金投入,严禁多次转包,确保公路建设质量;二要加强对在建县、乡公路的管护,确保路平畅通;三要制止超载运营,确保公路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