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地方政协和委员联络委员会主任韩凯明一行到我市调研委员服务与管理工作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09年10月14日 文章点击数:4081
省政协地方政协和委员联络委员会主任
韩凯明一行到我市调研委员服务与管理工作
市政协主席康莲英代表达州市全体政协委员和市、县(市、区)两级政协组织向调研组汇报了我市加强委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她说,我市加强委员服务与管理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注重委员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委员综合素质。换届后,对全体政协委员进行了一次人民政协理论、统一战线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对届中增补的新委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各委员活动小组不定期地组织委员集中学习讨论交流,机关给每位政协委员赠订了政协刊物和赠送了《达州政协》杂志。二是创新委员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履职热情。坚持常委会签到考勤和履职情况通报,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市政协委员列席常委会议制度,组建了委员活动小组,制定了委员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委员履职档案和评先创优、委员动态管理等机制。三是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努力扩大委员参与面。通过组织各种专题会议、举办政协论坛、履职成果和委员书画摄影作品展,开展行风监督、联谊活动等,全方位搭建委员履职平台,展示了委员的风采。四是着力提供履职保障,努力营造履职氛围。坚持立足实际,积极提供“四大保障”,即保障委员充分知情明政,保障委员开展活动经费和时间,保障委员的民主权利,保障与委员的联系与沟通。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履职氛围。
康莲英指出,我市政协委员服务与管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待加强。有的委员把当政协委员当成是政治荣誉,对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缺乏激情。有的委员因身兼要职或身兼数职,常以工作繁忙为由,经常告假缺席政协活动。二是委员建言献策的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委员撰写的提案、反映的社情民意以及议政发言缺乏深度和高度,说空话、大话多,提建议、献良策少,参政议政质量不高,提出的意见建议党委政府采纳落实率低。三是加强委员服务管理的办法有待完善。由于政协组织松散性管理特性和委员多重性角色,出台的政协委员管理暂行办法和现有的一些制度和措施存在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康莲英向省政协调研组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研究如何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换届中的作用。换届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市委领导牵头,政协党组、党委组织、统战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政协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对政协换届方案的制定、人选的考察,做到全程参与,政协委员的产生尤其是继任委员应尊重政协的意见。二是要进一步规范政协委员管理办法。建议省政协出台加强委员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便于对市、县政协的指导。管理措施要细而且尽量量化,如对不履职不尽责的委员予以撤销,对“不履职、不尽责”的具体标准作出统一的“量”的规定,便于实施中操作性更强。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政协委员的综合素质。要坚持搞好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各级党校要把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年度计划,定期轮训,让其提高履职能力。党委、政府、政协要不定期举行情况通报会、民主议政会,让政协委员在知情明政基础上建良言献实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驻达部分十届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各县(市、区)政协主席和市政协专委会主任就做好委员服务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座谈发言。发言内容主要体现在:一是要严把委员入口关,实行公开、择优;二是届中每年各个委员要进行述职,对其履职考核结果,作为使用、表彰、继任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委员动态管理,对长期不履职、不尽责、满足于当挂名委员的,按照规定进行调整,劝其辞职;四是省政协应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经验交流会议,以促进各地政协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委员服务与管理水平。
省政协地方政协和委员联络委员会主任韩凯明充分肯定了我市加强委员服务与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概括出“七个有”,即: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各级政协组织尽心尽力发挥作用履职到位,有热爱政协工作者的激情,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制度框架,有能够发挥委员作用的平台,有激励委员和展示活力的抓手,有非常突出的成效。他说,加强委员服务与管理,有基本制度框架,大家通过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完善,把这项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希望大家不断总结、继续探索加强委员服务与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把委员服务与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同时,韩主任还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表达的关切,一一做出了解答。
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顾问,驻达十届省政协委员,各县(市、区)政协主席,市委有关副秘书长,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市委老干部局,市政协各委室负责人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