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1年03月22日 文章点击数:3940
关于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的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232号
提案者: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主办单位:市林业局
提案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广大市民的精神需求日益向更高层次发展变化。花卉在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居家品质、提高生活质量、陶冶市民情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花卉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促进消费、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两个文明”意义重大。当前,达州正在大力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设“双三百”,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我市花卉产业发展力度,更好地发挥“美丽产业”的作用。
据市花卉协会掌握的情况,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花卉亩木种植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仅中心城区花卉及相关专业经营户超200家,但主要集中在城区几个小规模花市、小区空隙占道经营、租赁门市经营、车载流动经营。有外来苗木(租摆用)批发市场10家。各县(市、区)经营花卉的均超过10家。另有从事盆景、奇石、古顽、根雕、宠物、花鸟鱼虫、景观石材、园林辅材等相关人员3000人左右。我市花卉主要以观赏苗木、盆景、花草为主,苗木基地主要集中在通川区东岳乡、蒲家镇花卉产业示范基地。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各地重点打造了花仙谷、万花谷、碧瑶山庄、米岩花海等观赏花卉、苗木旅游景点。
总体来看,目前我市花卉产业普遍存在“小、散、乱、无特色”等问题,表现为:一是缺乏规划,各自为阵。花卉产业相关部门职责不明,没有将花卉作为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没有统一编制全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二是规模化程度不高,行业集中度不够。大多数花农和花卉生产企业仍停留在“自产自销”的发展模式上,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没有通过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三是管理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尤其在花卉品种上,始终处于跟随者地位。四是人才匮乏,专业化程度不高。从事绿化苗木种植的多是农户和苗圃,缺乏花卉苗木专业人才,基地建设、生产管理、品种培育、市场拓展等缺乏专业技术指导。五是流通体系不健全,缺乏大型交易市场。全市花卉苗木流通体系不健全,批次流通量小,流通费用较高,没有大型、专业的交易市场,花街花市、花节花展没有形成。为此建议:
一是明晰职能职责,编制全市花卉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林业等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明晰在花卉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将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作为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结合“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编制达州花卉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路径和具体举措。
二是突出达州特色,实行规模化发展。腊梅是达州市花,野生腊梅资源十分丰富,应在切实保护野生腊梅的基础上,打造百里腊梅廊道。同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林业经营主体,加快花卉产业基地建设,完善路网等基础设施,做大规模,把花卉苗木生产经营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花海花园。
三是吸引专业人才,加强科技推广和技术指导。以市花卉协会为基础,邀请市科协、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市林业局、市园林处、行业资深人士等相关专家、技术骨干,组建达州花卉产业发展专班,加强花卉产业技术咨询服务和行业指导。
四是规划建设大型专业花卉交易市场,打造达州花节花展。规划、林业、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应结合达州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以及花卉行业特点,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建设大型专业花卉交易市场,完善流通体系,减少物流成本。同时打造达州花节花展,在重大节庆时段,适时举办各具特色的花卉展览,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并逐步制度化,形成达州特色和品牌。
五是出台优惠政策,支持达州花卉产业做大做强。鼓励开展本地花卉苗木良种选育和技术推广,积极招商引资,支持业主落地入园入场,培育良种、做大基地、建好市场、壮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