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1年03月22日 文章点击数:3790
关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089号
提案者:叶祥金
主办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提案内容:
我市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截止目前,我市在外务工总数170余万人,其中省外务工126万余人。调研发现,我市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创业项目引导上不够。导致不少返乡农民工在选择产业和项目上存在雷同和跟风现象,降低了收益,增大了风险。二是在创业要素保障上不够。创业扶持资金有限、创业融资困难、技术人才难引难留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着农民工返乡创业。三是在创业服务跟踪上不够。如优惠政策知晓率低,技术培训针对性不强,重前期投资兴业,轻后期跟踪服务等。
针对这些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注重平台搭建,让返乡农民工创业有愿望
一是搭建人才回引平台。建议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主动赴浙江、广东、福建等达州籍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宣传我市发展新格局、解读创业新政策、讲述回乡创业典范事迹,让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感受到家乡蓬勃发展动力,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
二是搭建人才使用平台。大力实施党建“引凤返巢”工程,推行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致富带头人的“三向培养”模式,将思想素质好、带动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返乡农民工,及时选拔进入村“两委”班子,引领乡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搭建信息联动平台。开设“农民工综合服务窗口”,建立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区各级党政领导联系农民工创业示范项目制度,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实行行政审批代办、金融信贷领办、跟踪协调促办等“一站式”服务。
二、强化政策引领,让返乡农民工创业有动力
一是强化财政资金引领。进一步扩大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贴息范围和金额,整合各类资金,打捆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奖补基金,用于创业奖励补贴、小额贷款贴息、创业基地建设等。
二是强化金融支持引领。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商业银行开辟回乡创业专柜,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信贷服务。探索设立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村房屋抵押贷款等农民工创业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让真正有意愿、有能力创业的返乡农民工获得贷款支持。
三是强化创业场所引领。依托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各类园区和闲置土地、厂房、楼宇、商业街、科研培训设施,积极整合发展农民工(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园区,让农民工创业有场所,干事有舞台。
三、突出量身培育,让返乡农民工创业有奔头
一是量身培训创业技能。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创业培训主体,实行创业培训全免费政策。探索“创业培训+技能”“创业培训+政策”“创业培训+实战”等模式,不断提高创业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要针对创业者迫切需要的新品种引进、种养管护技术、网店维护运营、项目选择和策划、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注册、融资贷款等方面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量身订制创业服务。要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设立返乡创业指导服务站,建立返乡创业农民工信息库,并提供政策宣传、创业培训、创业指导、信息发布以及小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推进创业项目库、创业导师团队等服务载体建设,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培训、项目推介、扶持政策经办等一站式服务,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三是量身选树创业典型。要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广播电视等形式,广泛宣传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和创业典型,每年要表彰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典型,推广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先进经验,切实用典型的精神激励人、用先进的事迹鼓舞人、用有益的经验启迪人,全面营造“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农民工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农民工之间的联谊互动,可成立返乡农民工创业联谊会,加强农民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实现在发展上优势互补,在困难上互帮互助,在资源上互利共享,让越来越多有梦想、有能力、有情怀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当起新型职业农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源头“活水”,成为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