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 (开江-开州)示范园区建设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1年12月07日 文章点击数:2673
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开江-开州)示范园区建设的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033号
提案者:袁静
主办单位:市经信局
提案内容:
2021年,开江经开区与开州浦里新区通过积极申报成功纳入全省首批、万达开唯一的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名录。推进开江县建设“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开江-开州)示范园区建设,有利于打破省际行政区划的藩篱,有助于促进万达开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交通互联互通、发展动能转换,对助推全市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基础条件优势
(一)战略规划优势。中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规划“1+8”协作平台,即:一个万(州)达(州)开(州)川渝统筹国家综合协调发展平台,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城宣万革命老区、高竹新区等8个川渝两地省级专项平台。
(二)交通区位优势。两地位于重庆、西安、成都、武汉的几何中心,是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化发展的前沿阵地,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两地当前已规划建设“7高3铁1轨1空1港”的大交通格局,目前5分钟里程范围内有高速、20分钟里程范围内有高铁、40分钟里程范围内有机场。
(三)市场潜力优势。两地200公里半径辐射渝川陕鄂36个区县3000万人,500公里辐射2亿多人。两地已初步形成了五大主导产业,产业链、供给链、创新链正在积聚。
(四)要素成本优势。两地拥有川东北、渝东北较少的可连片开发的平缓土地200平方公里,天然气储量2万亿立方米,煤储量4.8亿吨,有5亿方天然气平价气指标。工业用水价格3元/吨左右,工业用电电度电价0.6元/度左右,工业用气价格2元/立方米左右,工人平均工资3000元/人月。
二、合作示范园区规划
(一)功能布局。综合考虑开江经开区、开州浦里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构建“一区四园”功能布局。“一区”即“万达开智能制造示范区”,覆盖开江经开区和开州浦里新区全部区域,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型工业空间格局。“四园”分别为布局在开州浦里新区的“智能家居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布局在开江经开区的“智能装备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
(二)合作方式。通过协同开展招商、开展干部互派、深化商会合作、探索联合党建机制等方式强化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建立飞地园区合作模式,坚持“飞地园区、政策最优”的原则,重点开展优质项目互投、主导产业互引、上下游产业链共建等深度合作。
(三)利益联结。共享优势资源,两地围绕物流、港口、钢材、天然气等资源差异,签订合作投资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实施工业紧缺型人才(工匠、技术带头人)名录库计划,联办大型现场招聘会,相互推荐用工资源,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细化利益分配方案,创新跨区域规划管理、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税收分成、统计分算等经济管理方式,增强合作各方利益联结。
三、支持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的建议事项
(一)加大推进力度。借鉴川渝高竹新区“市县联动”推进模式,将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纳入全市统筹力推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由市级领导挂帅成立推进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和定期调度机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高位推进合作事项,及时解决合作示范园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
(二)加强资金支持。因合作示范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创建经费缺口较大,市级财政参照省级支持标准,在创建期(2021年-2013年)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合作示范园区项目建设,有力确保合作示范园区创建有序推进。
(三)加大项目支持。市县联动争取更多中央、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合作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全市光电显示材料、生物医药等合作重点产业优先在(开江-开州)示范园区布局,支持更多合作示范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推进。
(四)设立专项基金。目前双方合作的光电显示材料、生物医药等项目正有序推进,为进一步加快双方合作项目建设,增强对高端优质产业项目的吸引力,市财政出资1亿元设立“合作示范项目产业引导基金”,投资优质合作示范项目建设,为加快建成川渝毗邻地区高端产业集群,提供坚强的要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