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览 当前位置:首页>>提案选览>>正文

关于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1年12月07日 文章点击数:3025

 

关于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092

提案者:张宁川

主办单位:市教育局

提案内容:

   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和矫正而产生的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呈日益增长趋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亟待关注的问题。但囿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认识偏差、重视不够、教育力量薄弱、阵地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高度重视,强化机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专项工作纳入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的职能职责范围,同时细化和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年终进行督导考核。

    (二)畅通服务渠道。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开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功能,按照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的原则,由卫生健康部门依法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精神障碍早期识别和诊断治疗等工作。

    (三)加大资金投入。市、县两级财政按照未成年人数量,以一定的标准安排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二、突出重点,发挥家校主阵地作用

    (一)注重家庭教育,强化家庭责任。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家长要担负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教育的第一责任。一是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正确认识和辨别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加强亲子沟通,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二是各部门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县两级要按要求建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家庭教育范畴;教育部门和妇联组织要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素养和预防、识别子女心理危机的能力;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人民团体要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多形式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引导家长重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三是要注重家风家教的培育引领作用。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和影响孩子;其次,文明办、妇联等相关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大力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表扬宣传活动,引领广大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倡导优良家风家教,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风社风环境。

    (二)加强学校教育,压实学校责任。学校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要担负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一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设置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岗位,各中小学校按学生比例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鼓励在职教师学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辅导技能;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教师培训内容,确保每名教师都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二是要落实阵地保障。各中小学校要按要求规范建立标准化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专人值守,保证开放时间,确保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是要严格落实学生减负规定,开齐开好各科课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凝聚家校合力,共建共育机制。各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家访制度、家长座谈会制度和重大变化家长向学校报告制度等,确保家校及时沟通,实现家校携手共育,合力共促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三、凝聚合力,形成全社会协同推进格局

    (一)扶持和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民政部门、妇联、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人民团体要积极扶持和培育社会力量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二)加强未成年人心理疾病医疗机构(科室)建设。卫生健康部门要指导医疗机构规范未成年人心理疾病诊疗流程,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提高诊疗水平,确保未成年人患心理疾病后能得到及时规范有效治疗。

    (三)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关注氛围。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加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紧迫性的宣传力度,树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最大化原则,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