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城老百姓难吃到廉价蔬菜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08年08月15日 文章点击数:9682
达城老百姓难吃到廉价蔬菜
通川区政协反映:
通川区委、区政府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相关要求,高度重视,强力狠抓,依托蒲家镇优越的地理环境,于2007年9月启动了大棚蔬菜基地建设。引进业主11户,发展蔬菜基地500余亩,年产量持续增长,主产黄瓜、丝瓜、苦瓜等,市场供不应求,其中黄瓜尤为畅销。
目前,蒲家大棚蔬菜基地黄瓜在本地市场占有率达70%左右,另每天外调重庆20-40吨,主要以批发为主,市内各大农贸市场均有销售。据市场调查:5月上旬、中旬和下旬市场批发价分别为0.5-0.6元/斤、0.3-0.4元/斤、0.15-0.2元/斤,甚至有更低价钱的黄瓜,其市场零售价分别在1.5-2.0元/斤、1.2-1.4元/斤、0.8-1.1元/斤,巨大的利润空间全被零售商盘剥,大棚蔬菜基地业主或菜农根本插不进零售市场,致使城市老百姓吃不上廉价菜,以致形成了价格与供销不成比例的市场怪圈。按扶持政策,市政府每年从财政拨付专项资金300万元,通川区、达县、开江县从本级财政分别拿出100万元、150万元、50万元,设立扶持本辖区的常年性蔬菜基地建设,搞好政府菜篮子工程,建立大棚蔬菜基地直销点。为了落实市政府“菜篮子”工程,平抑蔬菜市场价格,今年5月中旬,通川区农林局在通川桥设立了蔬菜直销超市,让城市居民吃上了低价菜、放心菜。而财政投入上,2006年,区级财政只到位了40万,2007年,基地只用了50万,2008年至今,资金一直未到位。在蔬菜零售商的夹击和资金的大量缺口双重压力下,蔬菜基地直销超市好景不长,现已无法运转,老百姓也只能继续吃高价菜。
为此,建议并强烈呼吁:
一、在主城区各农贸市场设立蔬菜直销点,使老百姓吃上放心菜、便宜菜;
二、政府要及时足额拨付专项资金,保障蔬菜基地生产和直销点的正常运转;
三、维护好蔬菜直销市场环境,使蔬菜基地业主或菜农走上良性循环、全市蔬菜基地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