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书香政协>>正文

读《川陕苏区的主战场——达州》有感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2年04月15日 文章点击数:6203

红色的沃土  精神的宝库

读《川陕苏区的主战场——达州》有感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陈正富

今天,根据市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安排,在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的读书活动中,汇报我的读书心得,并分享和推荐由陈思华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川陕苏区的主战场——达州》一书。

一、该书的主要内容

该书有《万源保卫战是决定反六路围攻成败和川陕苏区存亡的生死之战》等七个章节。作者通过认真实地调研,走访健在的老将军、老红军、支红群众,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用详尽的数据和史实讲述了土地革命战争,党在达州领导的武装斗争为红四方面军开辟和建立川陕苏区奠定了坚实基础,红四方面军三次进攻战役尤其是宣达战役的辉煌胜利使川陕苏区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区域。讲述了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三十三军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支重要力量,浓墨重彩讲述了反六路围攻的辉煌战绩,特别是在万源保卫战中,铁血红军决战万源,是反敌“六路围攻”决定性的一战,饱含深情讲述了达州人民对川陕苏区和中国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

二、达州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主战场

(一)全川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达州创建。早在1923年,王维舟就在达州建立了川东第一个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宣汉共产主义小组。1928年大竹县建立四川省第一个乡苏维埃政权。1929年4月,王维舟、李家俊发动万源、宣汉、开江等地工人、农民在固军坝举行武装起义,打响川东武装起义第一枪,建立了四川省第一支红军游击武装和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四川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万源农民协会,固军坝武装起义已载入党史、军史。随后,虎南赤区的建立,川东游击军先后粉碎了军阀刘存厚部的两次围剿,活动范围扩大到城口、万源、宣汉、开江等地的边界地区,达州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四川东部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中心区域。

(二)众多战役发生在达州境内。1932年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迅速攻占通、南、巴三县,于1933年2月初建立了川陕苏区。同月12日,敌人即对苏区发动三路攻。5月中旬,万源竹峪关袭击战是反三路国攻胜利的关键。随着空山坝大捷,川陕命根据地得以现固。红四方面军于同年8、9、10月先后发动的三次进攻战役,其中两次(营渠、宣达)都是在达州境内进行的,尤其是宣达战役的辉煌胜利,使川陕苏区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毛泽东语)。在达州缴获的各种军用物资、兵工厂、被服厂、造币厂、印刷厂等,极大地装备了红四方面军,为反六路国攻的胜利和保卫苏区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经过多次战争洗礼的川东游去军达州一万多将士整体改编为红三十三军,使红四方面军如虎添翼,由四个军增加到五个军,总兵力达八万余人。长达10个月的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五个军先后都在达州境内作战,其中的“两开”遭遇战、州河阻击战、夜袭庆云场、马山反击战等经典之战,特别是决定川陕苏区生死存亡的万源保卫战,几乎都是在达州境内进行的。达州是川陕苏区的前沿阵地,达州是川陕苏区的主战场。
   (三)达州人民对川陕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发展做出来巨大的贡献。1933年10月,川东游击军配合红四方面军取得了宣达战役的巨大胜利。朱德同志评价川东游击军:“有着这一批本地游击队伍,才使入川的四方面军能迅速的扩大起来。”杨尚昆评价:“川东游击军,早在红四方面军进川的时候就存在的……有点像中央红军到陕北一样,陕北早有一个红军在那里……”入川前红四方面军共1.4万人,攻占通(江)、南(江)、巴(中)立足川北后,发展到1.8万人,反敌“三路”围攻胜利后川陕革命根据地正式确立,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由4个师扩编为4个军,总兵力约4万人,红军三次进攻战役打响到宣达战役结束,3个月时间发展到5个军,8万余人,增加的4万人基本上是达州儿女。据不完全统计,川陕苏区时期,八万多达州儿女参加了红军,有三万多人牺牲在战场上,而被敌人杀害的革命群众则更是不计其数。作为主战场,达州在兵员、人力、物资、经济上,不仅为川陕苏区的建立发展、壮大,为保卫苏区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达州还产生了22位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领,全省(含今重庆市)99位将帅的22%,他们和众多的达州籍红军战士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三、万源保卫战是红四方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生死攸关的关键战役。

发生在1934年那场万源血战已成为永远的历史记忆,但87年来,这场生死决战的历史贡献和重大意义在当时以至于今天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1933年10月,四川军阀对川陕根据地进行“六路围攻”,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万源进行了红四方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斗最艰苦、战绩最辉煌”的万源保卫战。1933年11月,“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以200万元军费、500万发子弹、18架飞机、140个团、26万人的兵力,摆出“六路围攻”阵势,向川陕苏区发起强势进攻,叫嚣用3个月时间全部肃清川陕边区的红四方面军。在强敌压境的危急时刻,红四方面军实行“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在川陕省委、地方党组织和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沉着应战、顽强抗敌,成功击退了敌人的三期总攻。1934年5月13日,刘湘下达第四期总攻后,川陕革命根据地逐渐缩小到方圆仅一二百里的狭小地带,万源成为“六路围攻”第四期总攻的重点区域。6月15日敌人第五、第六路以10万人的兵力正式发起总攻,7月初万源成为川陕苏区剩下的唯一一座县城,中旬开始了以万源为主要目标的全线围攻,敌人的猛烈炮火和波浪式冲锋一直持续到8月初。2万余红军将士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下,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誓死保卫万源,成功地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猛烈进攻,最终赢得了万源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这场战役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是红四方面军战史上的伟大胜利,而且是影响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在徐向前、陈昌浩等人的指挥下,红军将士经过70多天的万源血战,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川军的疯狂围剿,在红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伤亡2万将士的代价取得歼敌8万人的战果,

四、万源保卫战意义重大

徐向前元帅评价是红四方面军战史上战绩最辉煌的一个战役。这是红军反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取得的唯一彻底胜利的重大战役。许世友说,万源防御战是他一生中经历过的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极为残酷激烈的坚守防御作战。这场战役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红军战斗中取得的最大胜利。其作战时间、作战区域、战争规模和战争战果,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作战史上的多项纪录。尤其是在1934年,全国各地革命根据地处于危急时刻,红四方面军不仅取得了反“六路围攻”的胜利,而且给在苦战中的其他根据地红军以极大的支持。打乱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部署,牵制了敌人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保卫了苏维埃政权,巩固发展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给四川军阀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四川军阀、官僚、地主的反动统治。红军战斗作风和政治觉悟得到极大提高,军事斗争经验和军事理论知识得到极大丰富和积累。根据地群众的斗争勇气不断提高、对付敌人的本领不断增强,军民团结的合力更加强大。

不少史学家认为,如果万源保卫战失利,红四方面军被压出川北,川陕革命根据地必然丧失,20万国民党军就会立即围剿正在入川北上的中央红军。行至川西的3万余人中央红军,不但得不到红四方面军的接应,反而会遭到川、黔、滇各路重兵的围追堵截,甚至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如果那样,中国革命的进程和前途命运很难想象。

五、红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她孕育出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坚强自立、勇往直前。

(一)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川陕苏区创立和巩固中、在万源保卫战中,党领导下的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通江毛浴镇召开党政工作会议,总结反“六路围攻”的成绩和经验教训,提练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军训词,这正是对红军精神的高度概况,是在以万源保卫战为中心的反“六路围攻”战役基础上提炼出来了。它表现了红军将士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怕死不怕苦的革命气概;敢闯敢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艰苦奋斗、齐心协力的团结奋斗精神,以及严密的组织纪律和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党员和领导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面对胜利和顺境,不骄不躁,面对困难和逆境,无惧无悔,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才能真正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展开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录中列举了十一桩大事:1.分兵发动群众;2.开仓分粮,平分土地;3.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4.建立红色政权;5.建立群众组织;6.戒绝鸦片烟;7.组织任玮璋部起义;8.肃清反动分子;9.打击和瓦解土匪队伍;10.发展陕南游击战争;11.扩大红军和建立地方武装。这些措施赢得了穷苦大众的欢迎和拥护。红军大都出身农民,到了川北老乡家里,不论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很快打破外地人同本地人、军队同老百姓之间的界限,短时间内使广大群众相信,红军就是穿上军装、拿起武器的穷人,是全心全意帮助穷人翻身解放的。这是共产党和红军建立苏区、获得胜利的根本所在。万源保卫战期间,20万人的万源县,就有包括老人、妇女、儿童在内的10万人投入战斗和支前,战争结束后,万源人口锐减到不足5万人。1935年2月,8600多万源儿女参加长征,解放后幸存者不足300人。徐向前元帅深情地说:“根据地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贡献了他们所能贡献的一切力量”。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我们学习党史,了解川陕苏区历史,就是要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增加践行初心使命的自觉。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怀崇仰之情、恭敬之心,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人民情怀,勇担历史重任。

(三)勇于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想万源保卫战,正是红军将士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阶级觉悟,从而拥有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敢打硬仗、善打胜仗,在反敌“六路”围攻中红四方面军8万将士才能打败26万的敌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大局,党员干部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