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政协:“民心广场”凝聚强大合力
宣汉县桃花镇搭建“有事来协商平台”,发挥乡贤作用,聚众力圆民众所盼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2年05月05日 文章点击数:2872
4月25日下午6点,宣汉县桃花镇街道居民万玉洁忙完一天商店的工作后,穿上运动装,组织起周边居民,来到镇政府旁边的“民心广场”,进行健身操的彩排,准备参加县上组织的运动会。
这个“民心广场”,就是桃花镇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心系民意,紧盯群众多年的期盼,积极搭建与人们群众交流的“协商平台”,充分发挥智力支乡联谊作用,发动在外乡友、村社群众和社会各界共1100多人自愿捐资116万余元,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在场镇中心地带自捐自建的一个功能齐全、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
商为民之策
桃花镇位于宣汉县城中部,因唐代时期“桃花”贡米而得名。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桃花米”这一产业壮大农村经济,乡村面貌得到了极大改观。由于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
据了解,该镇由于没有一个像样的群众活动场所,每到下班时间,不管是政府的干部,还是社区群众,要么邀约上好友打麻将、玩扑克度时光。要么成群结队沿着乡村道公路散步,因过往车辆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已在该镇作了一年多的党委书记王代林告诉笔者:“近年来,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今富裕起来的桃花群众,追求新的方式、接受新的知识、享受新的乐趣不断增加,党委政府就要积极引领、倡导、传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让这种意识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心灵深处,促进乡风文明的进一步改善。”
春节前,王代林了解到群众急需一个健身场地后,立即着手研究这一工作,请来在群众中具有威望的街道居民陈文全等人进行商讨解决办法。为了体现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建设方案交给大家定,有问题大家想办法解决,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办成,提出了自捐自建的模式。在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陈文全多次通过电话与在外桃花入反复沟通,走村串户与村民进行广泛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为确保这一工程的快速高效推进,成立了有7位村民组成的“民心广场”捐建理事会,由陈文全担任会长,分设了理财、监理、安全等小组。
举乡贤之力
在广场的筹资和建设过程中,党委政府始终把凝聚共识放在第一位,并要求镇村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解决问题不过夜、捐资走在群众前面。在建设方案出来后,镇村干部就捐资5万多元。
得知桃花镇要建设“民心广场”的消息后,社会各界人士热情之高、参与度之广,让镇党委政府十分感动。在1100多捐资人员中,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年龄的12岁,有在外工作的桃花人、有帮扶桃花的各级各部门的领导、有与桃花毫无关联的外乡人,他们把省吃俭用的钱、打拼的血汗钱、养老的钱、卖农副产品的钱、长辈给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用于广场的建设上。在广州打拼的瞿刚红,岳父家是桃花镇人,得知桃花镇修建“民心广场”的消息,立即捐资6万元。来桃花镇政府办事的新疆女士贾阳阳,看到大家都在为修建广场捐资的场面,当场捐资100元表达一个外地人的心意。桃花坪村村民杨大左,还把当天在农贸市场卖菜的200元捐了出来。桃花坪村的李立生,家里还欠着20万元的贷款,也捐资300元钱支持建设广场。
家住桃花镇街道的万正平,在广东佛山从事家具行业。当得知家乡建设广场的事,把公司让子女先照管着,立即返回家乡,二话没说就捐资5500元,还专门腾出一间临街门市,作为广场施工人员的临时办公室和堆放施工设备。自工程开工以来,万正平就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不仅是施工员、还是质量监管员,脏活累活抢着干。
据万正平介绍,8000多平方米的广场建设涉及桃花坪村20多户村民的土地,还要迁2座坟。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镇村干部征求涉及土地村民意见后,大家没有怨言,积极支持配合。村民李明生、杨大海率先表态拿出自家的包产地,支持建设广场。
在工程建设中,让陈文全、万正平更没有想到的是,广场建设开挖的7000多立方土石、填埋的8000多立方的土石、1300多立方砂石、300多吨水泥、3吨多钢筋,全是靠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并无偿服务,无任何怨言。大家不仅为广场建设捐资,还主动听从派遣,有大型车辆的就主动去拉运建设物资,有铲车和挖机的,就把机械设备开到工地上参与到工程建设中。
圆民众之盼
圆民众之盼,必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如今,“民心广场”的建成,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各方人士聚集的地方,更主要的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搭建起了一个凝聚共识的平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认同感。在西藏拉萨从事家具加工的桃花坪村人朱宗稳,还送来一面写有“无私奉献、做事公道”锦旗。
这里已经成为万玉洁和周边男女老少每天休闲时的场所,万玉洁还时不时组织好友在这里拍了几段跳健身舞的抖音,吸引众多粉丝点赞,“民心广场”也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地方。
桃花镇“民心广场”建设,还探索出了一条在基层建立“有事好协商、遇事多协商”的协商议事、协商办事的机制,有效发挥协商的叠加效应,强化协商议事成果的规范性、合法性、可行性,确保了协商成果得到顺利有力推进。同时助推了乡村“树立文明新风、助力乡村发展”等相关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美好的乡村生活氛围,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对乡村振兴起到了强有力推动作用。
经常到广场散步的桃花镇文凤村王德兰老人说:“过去只是在电视上看到人们在广场上跳舞的情景,没想到在这山上也有这样的广场,也有这么多的人来热闹,我看了好开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