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矿山生态修复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2年04月06日 文章点击数:3013
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矿山生态修复的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067号
提案者:胡海军
主办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提案内容:
中国共产党达州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展全新之姿,大力实施“七大振兴行动”,重塑经济版图、重振巴渠雄风,让达州这颗“川东明珠”大放光彩、熠熠生辉。“实施环境美化行动”作为“七大振兴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发展“含绿量”、经济“含金量”,让达州生态底色更美,绿色颜值更高。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全市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有助于推动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持续改善,持续巩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生态环保联防联控,为美丽四川建设作出更大的达州贡献。
一、存在问题
达州市矿产资源丰富,多年持续高强度的开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造成矿山地质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尽管我市已经开展了部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但仍存在投入资金不足、治理措施单一、治理效果亮点不突出等问题。
二、提出建议
(一)进一步开展全市矿山地质环境补充调查工作
近年来,受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环保督察等影响,导致政策性关闭矿山较多,急需进一步核实现状家底。通过开展全市矿山地质环境补充调查工作,识别矿山权属,系统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等。结合全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经济发展长远规划,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及区分“轻、重、缓、急”原则,综合划分重点治理区、次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为下步科学合理部署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二)科学制定治理方案,实现生态精准修复
根据不同县域、不同矿种、不同开采方式以及破坏程度、环境影响的差异,按照“一矿(厂)一策”进行分类处置。同时积极引导矿山生态修复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土壤治理修复、植被恢复等工作。另外,可选取合适的废弃矿山建设景观绿地(如重庆渝北矿山公园等)、遗址公园(如嘉阳国家矿山公园等),赋予废弃矿山新的活力和文化内涵,增加对城市景观绿地体系的有益补充。
(三)主动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构建矿山生态修复投入长效机制
市委、市政府强化精准把握中央、省级政策,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主动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外,还应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体系。在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坚持“谁修复、谁受益”,通过政策激励,吸引社会各方投入,探索实施“生态修复+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的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从单纯的植被恢复向新兴替代产业转变。
(四)进一步完善矿山生态修复制度与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全链条监管工作机制,加强新设矿权生态修复前期论证,不符合生态保护修复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实行年度生态修复验收制度,压实压紧矿山企业“边生产、边修复”主体责任;对未履行生态保护修复义务的,采取严格惩戒措施。同时针对已完成治理的矿山,要通过反复“回头看”“回头查”,做到早发现、早整改,确保生态修复完全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