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览 当前位置:首页>>提案选览>>正文

关于盘活撂荒土地守住“三农”基本盘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2年04月06日 文章点击数:4943

 

关于盘活撂荒土地守住“三农”基本盘的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395

提案者:杜小艳

主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提案内容: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和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当前,全市一些地方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耕作粗放、闲置撂荒现象,不仅浪费宝贵的耕地资源,也直接影响全市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以通川为例,我们通过创新推进经营主体扩面,群众自主发展,高标准农田连片建设三种模式,新复耕撂荒地1.8万亩,粮食播面扩增至48.1亩,创历史新高。但是耕地撂荒现象仍没有显著改善。

通过调查研究、座谈走访,发现造成我市土地撂荒现象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劳动人口转移外出,农村有效劳动力短缺。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目前我区农村劳动力占农业人口的比例仅为55.8%。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发展,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18-59岁劳动力在家务农的不足20%,且多从事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生产。60岁以上老年人成了我市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占在家务农劳动力的68.9%,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63.73岁,农业劳动力老年化现象日益突出,劳动能力下降,农户只能选择优先种植离家近且耕种条件较好的耕地,离家太远或耕种条件相对较差的耕地大多撂荒。

(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依然是影响和制约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此外,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化肥2022年较去年上涨幅度达30%以上,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同时近年稻谷、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产品销售持续走低,2021年我市稻谷收购均价在1.15-1.2元左右,还远远未达到粮食收购保护价1.28元标准,且还存在销售难的问题,进一步制约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不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转而寻找其它途径增加收入,致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缺乏,大量耕地无人耕作或无力耕作,导致农村土地闲置撂荒。

(三)耕地耕种条件较差,农户耕种管理难度大。我市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不平,地块小,坡地面积大,这些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市大多耕地耕种条件较差,农田改造难度大。近年来,尽管我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但大多优先投入平坝地区或坡度相对较缓区域,部分农村特别是一些丘陵地带农业生产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水利和机耕道路建设落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机械化和规模化发展较难,农民种植难、管理难、收获难、转运难,劳动力需求大,生产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农业生产效益很低,甚至为负效益,导致农民不愿耕种。

鉴于目前我市农村土地撂荒闲置当前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宣传落实法律法规提高耕地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各种环境加大对《土地法》、《土地承包责任制》、《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土地闲置抛荒问题,以及土地闲置抛荒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生产以及人民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让农民及农村土地承包户提高对农村土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土地是自己的财富之母,农业是国家发展经济的基础,形成珍惜土地、爱护土地及保护土地的舆论氛围。

二是建立健全耕地闲置制约及激励机制。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应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对于承包基本农田的单位与个人,若弃荒闲置土地达到一定时限,发包单位应严格依法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土地重新发包,以免耕地闲置。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整治撂荒地“八条措施”,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要出台具体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推动撂荒地复耕。同时在协商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开展生产互助等,也可组织种粮大户、生产能手以及从事集约化农业经营的生产带头人,依法、依规组织他们有序复耕撂荒土地,3年内力争全市耕地有效利用率达100%

三是增加农业生产投入及科技扶持力度。对已经出台的各项农业保护与扶持措施要坚决落实到位,让其真正发挥效益,从而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级政府除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外,要引导、鼓励和促进社会多渠道、多途径投资农业生产。对基础条件差,耕作困难的土地可增加投入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土地改造,充分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及耕作条件,让承包户增强耕作及对收益的信心,并为进一步推广农业机械化运作奠定基础。增加农业科技扶持,发展各类科技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撂荒地复耕。根据撂荒土地性质,非基本农田撂荒地和荒坡地在治理后,根据实际情况不宜种植粮油的,可适当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种植等扶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积极性。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对一些农业生产技能弱的农户,开展“一对一”帮扶,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生产能力。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