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察宣汉县民族乡工作情况的报告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09年10月25日 文章点击数:15257
关于视察宣汉县民族乡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宣汉县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宣汉县共有龙泉、渡口、三墩、漆树4个土家族乡,总幅员面积456.44平方公里,辖31个村、147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居委会、12个居民小组、10049户、36836人,其中土家族31802人,占总人口的86.33%。民族乡最高海拔
1、经济发展状况。2008年,4个民族乡共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134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749.1万元,占31.6%;第二产业8981万元,占41.8%;第三产业5764万元,占25.60%。乡镇企业总产值2199万元,净利润228.5万元。31个村中,已通公路26个村,已自然水近14个村,已通电31个村,已通电话24个村,人均纯收2669元。
2、社会事业发展状况。2008年,4个民族乡共有卫生院、卫生室47个,病床42张,卫生技术人员94人;中心小学校、村小学校27个,教师205人,在校学生6639人,
3、民族文化发展状况。一是全面挖掘土家族民风民俗。对土家民歌、传说、婚俗、宗教信仰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挖掘,共整理土家族古籍条目95条,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土家族卷》的资料收集工作。二是注重打造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土家建筑。三是倾力打造以“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为品牌的土家族文化遗产。2008年6月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四是大力宣传民族文化。制作了有关土家婚俗、丧葬、劳作等方面的音像制品,编排演出土家族歌舞节目,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宣传土家文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政权运转困难。民族乡地处川渝结合部,经济基础差、财政底子薄,经费全靠上级拔付,因各种原因导致乡、村负债严重。4个民族乡本级共负债3261万元(其中龙泉乡1023万元,渡口乡665万元,三墩乡810万元,漆树乡763万元),而村级集体无经济收入负债普遍。
2、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族乡幅员广、自然条件差,现有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远不能满足群众需求。4乡31个村中,尚有5个村不通公路,17个村未安装自来水,7个村不通电话,已建的公路绝大多数为泥结碎石路,等级低、路况差。今年“7·
3、调结构助农增收难度大。发展旅游、药材、畜牧、烟叶等特色经济,需要大量资金、技术、信息、劳力。目前民族乡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人员绝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抗风险能力有限,致富调结构的积极性不高,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农民增收难度大。
4、思想不解放,投资环境差。民族乡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自然山水风景,搞旅游开发,发展旅游经济。然而县级一些职能思想不解放、吃、拿、卡、要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民族乡旅游发展的投资环境差,外来投资者望而生畏。
5、民族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由于中央对民族聚居区的乡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使一些民族政策在宣汉县民族乡落实不到位。
三、建议意见
1、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研究民族乡政策倾斜的力度。县委、县政府可根据中央关于民族地区政策的有关规定,结合宣汉县民族乡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台一些有利于民族级经济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使民族乡尽快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2、加快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以交通建设为重点,尽快打通至城口的公路,加大对乡村道路的投资建设力度,确保村村通公路,力争50%的社通公路。同时加快电力、水利、通讯等设施建设步伐,从根本上改变民族贫穷落后的面貌。
3、着力突出民族特色,发展旅游经济。要从根源上解决发展软环境问题,搞好招商引资工作,打好百里峡景区“国家AAA级风景区、省级地质公园、川东第一漂”三张牌,结合挖掘、保护、打造、利用民族文化,大力发展以旅游经济力主导的第三产业。
4、加大对民族乡的投入力度。交通、水利、扶贫、以工代赈等职能部门,要筛选项目优先考虑安排民族乡,提高对民族乡项目的补助标准;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加大投入,帮助培训技术人员;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加大对民族乡的科技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小额信贷的支持。
达州市政协民宗外侨联谊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