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区县政协>>正文

达州市通川区政协合力奏响经济发展“协奏曲”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3年05月09日 文章点击数:774

“订单怎么样?”“补贴政策享受到没有?”近日,达州市通川区政协主席刘菁带队,来到委员企业四川宇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市场销售、生产经营及惠企政策落实情况。

开局就加速,起步就冲刺。为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通川区政协在2023年度重点履职计划中,确定了“通川经开区要素保障情况”等8个经济类课题,占到总课题的三分之一。


“把脉”产业集群助发展


作为通川区工业发展“主战场”,通川经开区正努力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如何更好地推动创建工作大踏步前进?从今年1月开始,区政协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主题,组建课题组,开展一系列视察调研活动,谋发展之计、献务实之策、建赶超之言。

课题组了解到,通川经开区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效能大幅度提升,去年1月至11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3%。其中,五十余家规上企业完成产值逾60亿元。但是,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还存在短板和不足。

“主要体现在统筹布局不合理、载体支撑不完善、创新引领不强劲、保障服务不完备四个方面。”区政协常委、课题组成员向宏砚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3月1日,刘菁一行来到通川经开区,调研固源集团西南区医疗产业园项目建设情况。在随后的1个月里,课题组又多次开展调研走访,并实时召开协商座谈会。

4月21日,区政协经济委和经济界委员工作室组成的调研组,聚焦“同心共建现代化通川,全力助推营商环境改善”主题,召集通川经开区各产业、各园区,各发展水平层次代表性企业负责人20余人,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

协商会上,企业家根据区政协提前发放的《营商环境调研提纲》,结合各自实际,从行政审批、机制完善、制度创新等10个方面,提出问题21个、建议15条。在广泛听取、收集企业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调研组聚焦问题把脉问诊、协商建言,提出要在思想认识方面大解放、要在机制完善方面大改革、要在行政效能方面大提升、要在政策兑现方面大投入、要在吸引投资方面大招引、要在要素保障方面大手笔等意见建议18条。

   “我们形成的《关于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专题调研协商报告》,得到区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区政协二级调研员徐迎春说,相关部门正积极吸收运用相关调研成果。


“问诊”营商环境强保障


受此前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处境困难。

“营商环境的‘慢进’,是经济发展的退步。”区政协副主席张登雄表示,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也是滋养企业发展、创新创业的丰厚土壤。

根据区政协年度工作计划,3月30日,区政协依托经济界委员工作室平台,召开“打造营商环境比较优势 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能”主题沙龙。

“行政审批是‘长跑’还是‘短跑’?监管路口是‘红灯’还是‘绿灯’?服务通道是‘低速’还是‘高速’?”在企业家沙龙上,区政协应用智库成员刘平泉率先发问。

“工程项目的回款周期太长,对我们企业的冲击很大。”区政协委员谢滨洪坦言,自己从事的建筑石材行业,由于各方面原因,现在的回款周期越拉越长,迫切希望加大项目建设验收力度,缓解企业的燃眉之急。

“优化政商关系,必须要做好政务保障。”区政协委员乐芳均建议,持续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实施服务式、帮扶式监管,强力落实惠企奖补政策,让市场主体暖心、企业家放心。

在沙龙中,企业家委员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提出要素保障、政策制定、市场环境等5个方面25条建议。同时,本次沙龙还针对24项营商环境主要内容,开展不记名问卷调查,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

“民营企业家对营商环境关注度最高、感知最敏锐、理解最深刻。”刘菁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区政协把委员反馈的问题及时梳理归纳上报区委,后续会加大问题跟踪督办,确保第一时间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