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实施“产业数字化”推动达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5年04月23日 文章点击数:96
提案号: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398号
提案者:民建达州市委会
主办单位:市数据局
提案内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城市大脑”建成使用,“数字产业园”加快建设,“数字达州”呈现出快速发展、成绩丰硕的昂然景象。2022年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统筹各级产业资金6.6亿元,撬动金融资本10亿元,引导社会投入50亿元,目前我市数字经济规模已占全市GDP比重29%左右,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增长,贡献了数字经济力量。但按照《达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要求,实现2025年的目标还有诸多困难;从《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21个市(州)数字经济支撑核心产业能力梯队统计数据看,处于第三梯队的达州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差距还较大;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缺乏自身主动挖掘数据的意识、缺乏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缺乏合适可靠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供应商等困境还很突出;数字核心技术支撑产业能力较弱、数字化赋能制造业协作程度不高、数字技术人才供给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还需尽快解决。为此建议:
一、加强数字化设施建设,夯实制造业转型升级基础。数字基础设施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柱石。要加大对企业数字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引进吸收支持力度,保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研发,提高企业数字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要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平台的孕育和应用,为制造业的平台化发展提供基础,聚集行业资源,加快消费与生产、产品与服务间的业务流通,培育壮大共享制造等新业态,促使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向全行业渗透。
二、加快制造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与实体融合发展。优化引导机制,有效提高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解决数字化转型意愿低的问题。积极探索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机制和典型模式,培育一批优质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供应商,开发易复制、易推广的小型化、轻量化、快速化、精准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三、完善数字化产业标准,提高赋能产业链协作程度。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府顶层设计,进一步细化具体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规划,加快区域性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制造业数字化应用体系标准构建。完善数字化产业标准体系,积极鼓励支持第三方机构持续完善数字化产业标准体系,协同推进技术标准、接口标准统一进程。保障信息数据库的安全性,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等环节进行监控,防止数据泄露等事件的发生。
四、培育数字化技术人才,激发制造业人力资源能量。积极引导和激励制造业劳动者提升数字技能,支持实施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制造企业和平台企业开发、开放数字技术学习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四川文理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数字人才。加强制造企业人员的“二次培养”和数字化转型培训,积极引进、留用优秀人才,支持和鼓励人才的技术研发、创新、升级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