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助推森林“四库”建设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5年04月23日 文章点击数:94
提案号: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304号
提案者:农工党达州市委会
主办单位:市林业局
提案内容:
在市五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秦巴森林“四库”建设,到2030年,建成涵养水源20亿立方米的“秦巴森林水库”、年产林粮50万吨的“秦巴森林粮库”、年产值突破150亿元的“秦巴森林钱库”、碳储量5000万吨的“秦巴森林碳库”。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森林整体效益和助推“四库”建设的有效办法。但现我市在发展林下经济还存在认识不够、潜力挖掘不足、发展林下经济的机制不健全、缺乏信息和技术的有效指导等问题。因此,为精准助力丘陵山区城乡融合发展,我市应把林下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促进其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和高效化发展。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把发展林下经济纳入农业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畜禽养殖、科技推广、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等项目资金支持范围,发挥资金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特别是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提高生态公益林自我补偿能力的措施加以扶持。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重点扶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以奖代补、无偿提供技术、种苗等方式支持林下经济发展。财政、金融部门要主动创新金融产品,简化贷款程序,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用贷款、贴息扶持等业务,加大对有潜力的林下经济的信贷投入。交通部门要积极争取自然村道路硬化指标与补助资金,加快解决偏僻山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问题。
二、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技术和资金扶助,加快建立一批各具地方特色,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林下经济高效典型示范基地,积极营造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提供技术、种苗、信息、市场等服务,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林下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三、开展林下经济科技服务。加大科技扶持力度,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推进科技协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林下产业开发机制,加强林下经济项目、技术及优良品种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大对农村乡土实用人才培养,提升林下种植的技术水平,提高林下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四、打造林下经济产品品牌。一是强化林下经济产品标准化建设,促使其通过相关认证,直接进入超市销售。二是做好林下产品产地认证,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建立林下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降低流通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四是加大对特色林下经济产品的宣传,并开发成旅游商品。
五、拓展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一是与调整森林结构相结合,通过科学选择林下经济物种,调整树种比例,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整体效益,如采取在林缘、林荫及林中空地培植苗木花卉等林苗模式。二是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自我补偿能力的有效办法,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物措施。三是与退耕还林相结合。我市坡耕地抛荒现象较为严重,应结合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科学选择退耕还林树种,如开展林-茶、林-苗种植等。四是与发展生物产业相结合,利用林下经济植物的功能成分,大力发展医药、营养、保健、美容、日用和家居等生物产业。五是要与大巴山旅游相结合,合理利用森林景观,建立各级森林公园,开展“森林人家”、农家乐等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