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二届六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二届六次会议>>正文

第九期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02月06日 文章点击数:5390

 

市政府领导班子集体问政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议政建言座谈会”在市政府6楼会议室召开

 

25下午,出席市政协二届六次会议的25名政协委员在市政府六楼会议室参加了“政协委员议政建言座谈会”,委员们围绕何健市长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就达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积极向市政府建言献策。

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健,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何平,副市长杨佳鹏、黄平林、陈中华,市政协副主席李志兴、秘书长郝成科出席会议。会议由市政协副主席王金尧主持。

王奇委员首先代表中共界建议:一是建设政府网络平台,进行网上问政,沟通民意;二是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要注重均衡发展,不能只关注公路沿线。要注重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要形成新的债务;三是高度重视国企改革,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解决好改制企业职工社保、医保等问题;四是建议政府加大对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保证足额落实到位;五是切实解决有些政府部门执行力不强、我行我素的问题;六是加大融入重庆的力度,要有详细的规划,要让企业成为主体,有序推进;七是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八是支持苎麻产业发展,努力把苎麻产业做成达州的特色产业;九是改进信访接待工作,畅通正常的民意反映渠道。

许安昌委员代表经济界发言:一是加强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加大县与县之间道路建设力度,改变目前县与县之间单线联系的交通状况;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降低进入工业园区门槛、人才培养等具体问题。

唐宗琼委员代表文艺、教育、体育界提出: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更加务实,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环保的特点。报告坚持求真务实,听了倍受鼓舞,催人奋进。建议: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体育场馆利用效率,进一步关注群众文化活动,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同时,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事业和建立千所职教基地的契机,加快中医药专科学校建设;二是对210国道穿城部分改道以改善达城的居住环境;三是按时发放职教学生的补助,如果有困难不能发放,要通过有关媒体解释清楚。

郝德恒委员代表民革、民盟、民建界别建议: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朴实、务实、求实的报告,大家对市政府工作表示满意,对报告表示赞同。建议:一是加大对污水的治理力度;二是高度关注并逐步解决边远山区农村存在的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问题;三是在低碳经济时代,招商引资工作要注意环保工作;四是西外新区建设中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建设,规划建设13所幼儿园;五是在工业园区建设12个建材市场;六是在城市广告宣传栏中应留有公益广告宣传阵地;七是严格控制乡镇新增债务,实行预算约束、负债率安全控制和干部政绩考核机制。

李采明委员代表科协、科技、社科、新闻出版界提出:政府工作报告有特点,有特色,有新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令人信服,同时建议要从有利于保障民生利益的角度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褚晓玲委员代表共青团、青联、妇联、台联、侨联界提出:政府工作报告结构合理,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对新一年的工作部署重点明确,振奋人心。建议:一是加强对户外广告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加强规划,合理开发,加大力度,使户外广告成为美化城市的亮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二是加大废旧电池的回收力度,配备设施,强化宣传,提高意识;三是合理配置公交车资源,科学设置站点,适当增加7914等运量大、线路长的车次;四是规范物业管理,制定规范,加强管理,推进物业管理健康发展;五是加大对达钢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加快达钢搬迁步伐,切实改善西外城区的生活环境;六是加大对城区几座山体的规划建设、整治力度,努力建设山水宜居城市。

娄锡峰委员代表工商联界建议:一是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向重视外资企业一样重视本地企业的发展;二是尽快启动西外物流园区建设,尽早搬迁红旗旅馆和军分区招待所两处货运中心;三是加强达州境内与省级公路干线的修养力度,210国道建设要切实加强质量监管;四是加强对家电下乡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管力度;五是建议撤销县(市、区)驻成都办事处。

谭德高委员代表农工党、医药卫生界提出:建议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村卫生站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尽快解决改制或破产企业医疗机构的性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意见》,尽快建立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同时,加强无偿献血基础设施建设,在西外新区、老城区和南外各建一个献血库。

石胜勇委员代表供销社、农业、社会福利、宗教界建议:一是公务员津补贴发放应尽量向基层倾斜,同时年终考核奖金不应从津贴里面扣除;二是狠抓农村沼气建设;三是市政府牵头办理的重点提案,每年应将落实的情况应向政协常委会通报;四是加强城市规划执行工作,确保规划的严肃性;五是将地方储备粮管理纳入县级政府目标管理;六是尽快启动达州行政区划调整;七是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要给政协委员话语权。

陈明星委员代表无党派、对外友好、少数民族、宗教界委员建议:一是高度重视园区发展,要象抓城乡环境整治一样抓园区建设;二是加大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三是强化项目引进入驻,通过招商引资、融入重庆、退城进郊、技改扩能等引导企业入驻;四是加大技术研发、培训、融资、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五是突出发展特色园区,坚持一个园区突出12个主导产业;六是建设生态园区,强化环保节能设施的建设;七是争创国家、省级级示范园区。

肖国权委员代表无党派、对外友好、少数民族、宗教界委员建议:一是《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方面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上的表述与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一致,没有突出粮食安全问题,建议加上这方面的内容,而且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前置条件。同时报告在适当地方加上外事侨务工作方面的问题;二是妥善解决宗教界委员的生活待遇问题和四个宗教团体的用地问题;三是尽快兑现落实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四是加大对房地产的监管,实行房屋预售许可亮牌制;五是高度关注乡镇新增债务;六是规划建设避灾公园;七是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力度。

刘玲委员代表部队界别委员提出:加强应急体制建设,将公安、民兵与现役部队、武警力量和社会各部门应急队伍整合,由市里进行统筹,列入“一把手”工程,在经费、装备上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能战斗;加大国防组织的宣传力度,在有关媒体开辟专栏,增强广大群众的国防意识。

张绍成委员代表特邀界一组委员建议:一是加强道路建设质量的监管,确保工程优质;二是加快达万高速公路、南大梁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度,打造秦巴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三是切实解决基层公务员的政治、生活待遇;四是加大推动融入重庆的力度,搭建班子,落实责任,加快融入进度;五是加大向上争取中央扶持老少边穷地区政策的力度。

张正迪委员代表特邀界一组补充建议:市政府要借助中央制定扶持老少边穷地区政策的契机,加大争取力度,争取政策支持;统一市本级和县(市、区)公务员的津贴标准,实现同级别、同标准、同待遇。

杨文靖委员代表特邀界二组委员发言: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大力撤除城市中违法建筑;大力保护珍稀动物;注重从风俗、人情等方面全面融入重庆。

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健在会上作了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感谢广大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件的大力支持,并就委员关心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何健指出,这些年达州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很多问题。如规划的问题、规划执行的问题、道路拥挤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正着手对城市规划进行修编。这次修编工作要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城市的发展方向上,坚持南延西扩、适度向北的方向;二是达钢的搬迁,修编中首次提出搬迁达钢,这既是达州建设特大城市、提高城市品味的需要,更是达钢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三是解决城市山体的保护问题,对每一座山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打造,努力建设山水宜居城市。

何健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关停并转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等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今年,政府将适当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最低收入标准,启动国有企业改革,在重点项目建设首先考虑保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执政为民。

何健说,融入重庆是达州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成渝经济区是国家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会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出台。达州要争取搭上这趟车,争取在融入重庆中争得位置,得到发展。达州的经济发展和重庆联系很紧密,达州的煤炭、冶金、建材很大部分销往重庆,达州招商引资的项目很大部分来自重庆,达州旅游业很大程度依赖重庆。以前,融入重庆主要靠市场手段,现在再加上政府推动,融入的步伐会加快,成效会更加明显。融入重庆,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甘当配角,借力发展,努力把达州建设成为重庆工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基地,重庆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重庆休闲旅游度假的后花园;融入重庆,要充分借助重庆的人才优势,借助重庆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优势,实现自我发展。目前,市发改委、经委正在着手制定融入重庆有关规定,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何健指出,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这方面着力较多。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表面是发展速度的冲击,实质是发展方式的冲击。依靠“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是最好的时候、面临最好的机遇。达州工业“三高一低”现象突出,煤炭、钢铁、化工行业都面临严峻的形势,我们要分清形势,未雨绸缪,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何健最后表示,市政府将对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更加认真、更加负责、更加努力地把委员的意见建议办好。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