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将城区“缓堵保畅”纳入民生工程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03月05日 文章点击数:7763
建议将城区“缓堵保畅”纳入民生工程
市政协委员黄绚珠、杨丽、赵淑娥、肖朝萍反映:
近年来,达州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速一直呈高位运行态势,随着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入驻,投资规模扩大及建设步伐加快,达州城区道路交通流量持续快速增大,广大市民出行需求与城区道路交通服务能力矛盾日益凸显,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不断加剧,已成为广大市民、媒体关注的焦点。为改善达州中心城区“缓堵保畅”工作,努力满足广大市民出行交通需求,积极构建和谐道路交通环境,建议市政府将城区道路交通“缓堵保畅”纳入达州市2010年度民生工程。
1、建立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机制。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公安、交通、建设部门进一步将规划、建设、管理融为一体,对市区(含南城)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并经评审才能进行项目施工,以解决建设项目及周边路网交通问题。同时,批准公安机关参与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验收工作。
2、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公安、建设部门积极协助交通部门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建成区专线客运网络,加强公交网络、交通换乘枢纽建设,优化城市公交线网,引导公交服务向中小街道、居民社区、城市周边以及农村延伸;增加公交车,鼓励市民公交出行;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城市建成区的公交、出租车场、站、点设置的规范性、合理性、方便性,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分担率。
3、增加城区道路资源供给。一是加大城市过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实现过境交通分流和增强城区组团之间的交通连接功能。加快实施城区环城道路、北外野茅溪大桥、金兰大桥和山前道路建设,缓解城市拥堵;二是加大中心城区道路建设投资力度,以缓解因城区可利用道路的匮乏所引起的道路拥堵问题。把拥堵路口的“平交”变为“立交”,实现车与车、人与车的空间分流,提高路口通行效率;三是优化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对城区主干道路口信号配时进行优化设计,建立绿波带,减少路口通行时间损失。
4、加强静态交通建设,解决停车难问题。一是加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完善城区专项停车场的规划,规范设置停车场、点交通标志,规划出规范的停车泊位,同时要对停车场的管理建章立制,保证停车秩序良好,车辆行、停转换合理;清理停止使用和改作他用的社会停车场;二是规范临时停车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结合达州市城区道路交通实际,进一步强化静态管理。协助市城管部门合理设置路边临时停车场(点),体现人性化管理,在用餐高峰期,允许车辆在城区双向6车道路段靠边临时停放,并在无停车场区域的支路,合理设置路边临时停车点,以缓解城市停车供需矛盾;出台中心城区占道临时停车收费标准,调控城区静态停车管理工作。由市物价管理部门根据达州中心城区的实际,适当提高中心城区占道临时停车点的收费标准,宏观调控中心城区占道临时停车,达到逐步减少中心城区占道停车的规模;三是加大对城区停车诱导信息的建设力度。由建设部门牵头,在城区主次干道醒目位置建设停车场(可停车辆泊位)信息指示牌,引导有停车需求的机动车辆到专用停车场有序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