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专委会工作 >>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委员会>>正文

对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几条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07月02日 文章点击数:14973

 

对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几条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而我市城区各中小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加之城市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各校间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师资队伍、生源质量、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的不均衡等众多原因,导致我市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引起社会的普通关注。为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科学规划,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范化。

政府要统筹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增长情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证义务教育发展用地。完善学校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凡涉及教育的用地审批,要事先征求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教育用地改变功能须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我市远期发展目标,研究制定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高起点教育发展规划,并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学校布局。

 

二、加大投入,建立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体系。

应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和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理念,确保年度预算内教育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投入的增长幅度和同期物价上涨幅度,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公示制度。

 

三、强化质量,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利用名校的资源优势办分校或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名校优势进行兼并组合,输出教学管理骨干,在各分校建立与本校一致的先进管理模式,同时建立横跨各校区的横向监督检查体系,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全市城区中小学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四、规范办学,寻求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化。

 

严禁任何学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盲目招生;严格执行学生转学的有关规定,严把转学关口,认真贯彻执行解决中小学大班额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大班额工作责任追究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闲置资产进行分流和联合办学等办法缓解并逐步消除大班额。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