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创新” 服务科学发展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08月18日 文章点击数:16399
坚持“三个创新” 服务科学发展
宣汉县政协主席 张正迪
近年来,宣汉县政协着眼创新,不断探索政协工作新路子,切实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大职能的作用发挥富有特色、卓有成效。
一、坚持工作方式创新,提升履职实效
我们注重创新工作方式,使政协工作在缺乏“硬性指标”的压力下有特色地履职。一是调研工作关注民生。县政协主席会议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选择农村养老保障、农村沼气建设、社区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作为重点调研课题,积极开展“为民生找思路、为问题找办法、为决策找建议”的“民生调研月”活动,并通过召开协商会、编发简报、咨询论证等不同形式建言,提出30余条建议供党政参考。二是提案工作举措标新。首先推行提案网上办公,推进网上受理、交办、答复、反馈的提案工作信息化进程。其次,建立了县委、政府、政协领导共同督办的联动机制和提案者、承办单位、政府督查室、政协提案委共同参与督办的互动机制,实行全委会现场督办、县领导挂牌督办、联合视察督办、主席约谈督办、现场面商督办、舆论推动督办的办理模式,提案办理质量得到提升。第三,为提高提案落实率,组织党政督查室、评议员、提案人,以“听、看、谈、测”并举,民主评议县交通局提案办理工作。三是建立“零障碍”民意通道。零距离地约见市民、政协委员旁听政协常委会或参加主席约谈会听民声、集民意。零懈怠地开展调研视察廉租房建设、医患纠纷、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资源配置等工作,提出建议。零疏漏地处理群众来机关和政协领导参与“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的来信来访,从中整理编发《社情民意》报送党政参阅。
二、坚持工作制度创新,提供履职保障
行为规范要靠制度约束。制度创新在政协工作中又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一是党委重视政协工作。去年以来,县委在坚持常设性制度的基础上,先后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任务分解的通知》、《关于支持和保障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通知》、《关于建立县政协意见建议办理反馈制度的通知》、《县长约见政协委员工作制度》等9个规范性工作制度,其中《县长约见政协委员工作制度》率先全市推行。二是加强自身约束力。创新委员管理模式,提高履职积极性,是政协委员有效履职,完善组织功能的基础。县政协出台了《宣汉县政协委员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制定了《政协宣汉县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对口联系协商规则》等制度,使专委会工作有规可循。修订完善《关于加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等制度,使机关工作规范有序、井然进行。三是不断探索新机制。制发了《关于建立委派民主监督员工作制度的通知》,采取有组织、有计划地委派政协委员到政府职能部门和法院、检察院担任民主监督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在坚持以往好的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政协委员履职考核方式,推行了政协委员年度述职测评制度,切实杜绝政协委员务虚不求实,图名不求责。
三、坚持队伍素质创新,提高履职能力
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责任政协、亲民政协、效能政协”的目标,着力政协队伍素质创新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工作上有责任感、能力上有危机感、事业上有满足感”的高素质政协干部队伍,为政协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是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交心谈心、会议宣讲、开展思想大讨论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结合“创先争优”和“挂包帮”,活动,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的意识。二是创建学习型机关。投入了大量的财力,配备了电脑、订阅报刊等,为机关干部知情明政创造良好条件。采取“中心发言”、“轮流宣讲”、“交流心得”以及开展“周看一文、月读一书、年学一技”活动等形式,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三是注重能力培养。县政协坚持重引导、交任务、压担子,多方创造机会让干部接受锻炼、增长能力。常给机关职工出题目、交任务,提高干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积极开展新闻写作、礼仪接待、办公自动化、机关运转等业务培训,促学促练,同时,积极推荐政协干部参加各级专题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达到个个“张口能讲、提笔能行、遇事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