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区县政协>>正文

缠访三年积案  达县政协巧化解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08月24日 文章点击数:2855

 

缠访三年积案  达县政协巧化解

 

85, 青宁乡岩门村“7·7”滑坡受灾村民王某在领到县政协常委、达州市金龙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经理周锡法的捐助资金和政府的救灾安置补助资金后,对县政协所做的大量化解工作及政协委员的大力援助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当即在青宁乡岩门村受灾村民安置协议上签字,同意接受现金补偿安置,当场表态不再就青宁岩门7.7”大滑坡受灾安置问题上访。至此,一起长达三年的上访积案得以成功化解。

2007年青宁乡岩门村7.7”地质滑坡中,访民王某所经营的农具厂损失严重,其自家住房当时虽未垮塌,但因在地质滑坡区域内被依法强制拆除。该访民及家人积极配合,为抢险拆除房屋带了头,得到各方肯定,并得到当时县领导的特别帮助。灾后重建时,他以自家房屋造价高而政府的自购安置费用太低以及企业受损严重等为由,拒绝选择安置方式。并通过多封书信多条手机短信、多次直接找县领导等多种形式反映诉求,要求政府高额赔偿。县、乡领导多次做他的工作,均不能取得他的理解。提出不赔偿30多万元就越级上访,甚至拟好给温总理的上访信,多次要求进京上访。

20096月,达县政协主席哈文华受县委书记李春委托,亲自接访该人。哈文华主席十分重视该访民及家人救灾安置遗留问题,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县委书记李春先后多次就做好该访民及家人的稳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工作组根据李春书记和哈文华主席的指示精神,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先后十余次与该访民及其家人进行接触,讲清政府有关紧急避让和救灾安置政策,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耐心细致的工作拉近了双方的距离,稳定了对方情绪,为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今年8月,在经过数次反复的思想工作后,工作组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讲清法律要求和政策规定,坚持原则性;又换位思考,坚持以人为本,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智慧寻找务实解决办法,丰富灵活性。采取政府原则补助,动员委员企业适当帮助的办法,终于在85达成一致意见,使这起长达三年的上访积案终于划上了圆满句号

刘家俊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