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地质灾害防治应由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变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08月27日 文章点击数:2983

 

 

  地质灾害防治应由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变

达县政协主席哈文华反映:

四川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山高谷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易发区。在经历因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带来的无数次阵痛之后,我们应痛定思痛,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抗战自然灾害。

一要开展地质灾害详查和研究。要组织开展对地质灾害现状及孕灾背景、成因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方法及预报标准,为地质灾害预测、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要全面、准确排查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并向社会公开地质灾害隐患点,推动地质减灾社会化。

要健全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要大力普及地质灾害防御知识,提高群众自防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基层村社干部群众作用,设立群众监测员,将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到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强化巡查监测,强化应急处置,减少和避免监测预警区内因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森林砍伐、开山采石、采矿等活动对原始植被及自然边坡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导致一系列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此,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禁止任意采石取土等措施,已成为了提高自然水土保持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发生的长远战略举措。

四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要切实解决地质灾害普查、监测等工作经费,加快对已排查出的地质隐患的防治进程,按照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轻重缓急,分批分期安排治理,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防灾减灾效果最大化。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