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区县政协>>正文

大竹县政协邀全国知名专家为苎麻产业发展支招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09月27日 文章点击数:3008

 

大竹县政协邀全国知名专家为苎麻产业发展支招

 

大竹县是“中国苎麻之乡”,全国麻界业内人士称:“大竹是原麻生产的最好基地”、“大竹是全国唯一、世界独有的原麻基地”、“生产麻纺高端产品,只能用大竹的原麻”。然而,大竹麻业从原麻基地种植面积30万亩、常年产量4万吨、原麻价格1.4-1.6万元/吨、初级麻纺厂10余个,跌至现在原麻基地种植面积仅15万亩、常年产量仅2万吨、原麻价格0.4-0.5万元/吨、能够正常运转的初级麻纺厂仅1个。

为振兴大竹苎麻产业,大竹县政协于917日举办“发挥资源优势,振兴苎麻产业”论坛,邀请中国麻纺行业苎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成雄伟,中国麻纺行业苎麻专业委员会委员、原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副所长、副研究员金永禄,中国麻纺行业苎麻专业委员会委员、原湖南华升集团公司企管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丕华,四川纺织研究所所长、教授朱谱新等全国知名专家为大竹苎麻产业发展支招。经过一天的论坛,专家们一致认为振兴大竹苎麻产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充分发挥优质苎麻原料的优势,建立优质苎麻原料基地,构建产业化的基础。高档次的苎麻纺织产品离不开优质苎麻原料,在提升苎麻纺织加工技术水平的同时,发展优质苎麻原料基地是整个苎麻产业发展的关键。优质苎麻原料基地的建设不仅仅是立足于大竹和四川,要立足于国内和全球。

2、要构建具有大竹苎麻产业特色的龙头企业和集群基地。一个产业的发展应该要有特色、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群优势。从我国苎麻纺织工业目前的布局来分析,湖南的汉寿沅江苎麻纱布集群,湖北咸宁的麻棉混纺纱集群,江西分宜的苎麻夏布和家纺产品集群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大竹的优势在哪里?近三十年来为什么没有处于行业的第一梯队?首先没有打造自已的行业龙头企业,其次特色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与体现。大竹的优势应该是在优质高档苎麻纤维及其产品开发上面,要打造成优质苎麻纤维、高品质苎麻纱线、高档次苎麻织物、品牌苎麻终端产品的生产基地。真正实现我们多年提出的苎麻纤维作为稀有纤维做精做强的梦想。

3、政府的政策引导与相关部门的支持。制订符合大竹特色的苎麻产业发展政策,低水平低档次的产业扩张不纳入扶植范围。大力支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大竹县政府去年出台的《大竹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苎麻产业的六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振兴苎麻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使广大麻农和麻纺企业看到了希望。但是,从贯彻落实一年多的实践来看,很有修订、完善的必要。首先是执行主体。该《六条措施》中虽有具体的规定,但没有明确谁是贯彻执行的主体,导致部门间推诿,不能真正把政策落到实处。第二是时间限制。《六条措施》明确规定执行时间为2009年、2010年两年,振兴大竹苎麻产业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仅有两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取消时间限制,具体需多长时间可视效果而定。第三是支持力度。《六条措施》规定“每年从县工业技改专项资金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200万元支持苎麻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优质苎麻原料基地建设……”,建议可逐年增加支持额度,缩短见效时间。第四是落实“建立苎麻收购担保储备制度”。《六条措施》第五条中明确规定“建立苎麻收购担保储备制度”,但至今没有真正落实,建议明确责任单位具体落实。此外,该条规定“设立大竹县苎麻企业担保专项资金”的工作也没有落到实处,建议也应明确具体的责任单位加以落实。第五是逗硬考核。政策一经出台,就应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建议在明确责任主体以后,将其责任逐项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年终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

 

大竹县政协  徐家福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