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区县政协>>正文

大竹政协献计乡镇文化站及农家书屋建设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10月27日 文章点击数:2680

 

大竹政协献计乡镇文化站及农家书屋建设

 

近日,大竹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县文化体育局、清河镇、石河镇、月华乡就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农家书屋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视察。

大竹县自2008年和2006年分别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农家书屋工程项目以来,乡镇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属中央投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每个站县级以上财政投入24万元,建设规模为300平方米以上,省上对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将配置8万元的设备。该项目从2008年开始,全县除清水镇外的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先后启动建设。属省新闻出版局投资的农家书屋工程,每个书屋建设面积要求在25平方米以上,配送2.5万元的设备设施,包括书架、标牌、图书、电子音像制品、期刊等。该工程从2006年开始建设,全县384个行政村中已建成251个农家书屋。

从总体情况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农家书屋工程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均明确了管理人员,建立了管理制度,并在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问题,满足农民求知致富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建设、管理、使用、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题。一是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足。书屋管理人员无专项工资,只有适当补贴,制约了书屋作用的充分发挥;乡镇文化专干的编制仅1名,不能适应文体活动发展需要。同时文化站和书屋的相关设备设施还需不断完善更新,需要财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二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目前的文化专干和书屋管理人员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专业素质上需加强培训学习,在引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还需多下功夫。三是活动场所管理不规范。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群众文化活动阵地被挤占挪用,如便民服务中心挤占文化站活动场所,制约了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此,建议:

1、增加人员编制。乡镇文化专干编制应增加至3-4名,村农家书屋应配强兼职管理人员,才能适应乡镇文体活动发展需要。

2、加强业务培训。对文化工作专(兼)职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农民群众的质量。

3、注重作用发挥。充分利用现有文化场地,组织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培养农民群众爱好学习、喜欢文化活动的良好习惯,使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在服务三农、惠及群众方面,真正成为农村的文化大课堂,农民的文化粮仓精神家园

4、强化责任意识。各级需充分认识上级关于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要有前瞻意识和大局观念,不能顾此失彼,要统筹兼顾;具体业务人员更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具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投身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不懈努力。

5、保障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属公共文化事业,在财政投入上要逐年递增,保障基本活动需要,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更新,提高管理人员的生活水平。

 

(大竹县政协  徐家福)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