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10月27日 文章点击数:4336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反映: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建设计划和省、市“民生工程”要求,我市已建成1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纳入体系建设。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舆论宣传不够;二是技术人才匮乏;三是服务形式单一;四是经费投入不足。为了尽快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特建议:
一是广泛深入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政府应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多部门协同,建立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传播理性的就医观念,引导居民“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以自己的服务场所为阵地,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服务、义诊咨询等活动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些基本知识,最大限度地赢得辖区居民的理解、认可与支持配合。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重点要加大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培养,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生和护士全部达到社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标准。
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加大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应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全额拨款单位,核定人员编制,建立稳定的筹资和投入机制,除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服务人口定额补助、给予一次性建设经费,配置必要设备外,政府应在机构的前期建设中给予经费投入,并配备适当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同时要完善大中型医院对口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医疗协作等方式,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
四是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发展。一是卫生部门要将城市大医院和疾控、妇幼保健等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逐步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和今后要开展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降低其基本医疗起付线标准,扩大报销范围和比例,探索以提高社区就诊报帐比例为政策导向的社区首诊试点工作,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刷卡直报信息系统。三是人事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对社会卫生服务技术人员在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五是搞好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定位。各级卫生部门应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建设部门在新建或扩建居民小区时应预留城市社区卫生用房。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应突出初级卫生保健,以健康为中心,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提供主动性、综合性和连续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