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调研 当前位置:首页>>视察调研>>正文

关于全市城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调查报告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11月15日 文章点击数:23522

                        

关于全市城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 委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今年3-5月,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采取座谈走访、实地察看、发放调查问卷、听取情况介绍等形式,围绕城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现状

全市城区(包括七个县、市、区城区)现有人口近13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7.2万人,在校生20.7万人,专任教师7473,师生比1:27.7,高于省定标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36%。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06所,班级2971个,其中大班额2330个。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为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2009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6%,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视听残入学率和智残入学率达到80%85%以上。

近年来,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教育均衡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全市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一是加大经费投入,拓展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城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采取教育资源整合、扩建和新建学校等办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和改造,城区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二是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市政府制发了《关于切实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实施意见》,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合理划分招生范围,从严控制起始年级班额;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各地注重探索教学管理、师资建设、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将学校班子队伍建设放在内涵发展的首位,大力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和完善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将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内涵发展的重点,对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进行各教学环节的检查指导,帮助学校发现问题与不足,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强化管理,扶持和鼓励民办教学。各地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鼓励民办学校在招生和办学等方面加强宣传,在招生划片、义务教育经费上与公办学校同等对等,大力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对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师资要求等严格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规范。

二、城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仅2009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就新增学生人数5460人。而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加之城区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布局不尽合理

一是各级财政投入不足。主要是教学设施设备陈旧,包括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短缺,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学校建设与城市建设不配套。近十年来我市城市建成面积、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而与之相配套的学校建设没有跟上,新学校建设不多,形成教育资源短缺。

三是由于历史上城市建设规划的原因,老城区学校校点少、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改造和拓展难度极大,造成老城区学校网点多,但校舍面积严重不足。

(二)教学用房不足,大班额现象严重

农村学生向城区流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增加,城区教育资源有限,城区学校特别是一些示范学校入学压力非常大,教学用房已不能满足基本需要,大部分学校已将各类功能室和实验室改为教室,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十分突出。2009年,全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106所,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班额的仅占22%78%的中小学班额人数众多,最高达100人以上,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学生活动场所狭小,安全形势堪忧

我市城区学校生均活动场所仅1.63平方米,远远低于规定标准,仅有达一中新校区、达县中学、大竹中学等几所示范中学和极少数小学建成了塑胶跑道和比较规范的运动场,许多学校的操场还是泥沙操场。由于活动场地狭小,很多学校体育课无法开展,部分学校学生做早操都要分批进行,学生活动空间十分有限,学生碰撞事件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全市老城区学校很多不符合建设标准,按国家规定学校教学楼不能超过四楼,而很多学校超过了四楼,有的甚至达七楼一底,一旦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不能快速疏散撤离,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四)设施设备简陋残缺,素质教育无法有效实施

全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计算机5616台,生机比远远低于国省平均水平,生均拥有实验仪器设备值270元,拥有图书8.5册,与国家、省定装备标准有较大差距。大部分学校功能室尚不齐备和完善,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多年来未添置或更新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和配套仪器设备不适应教学要求,导致实验、劳技等课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五)师资配备不均衡,教学发展不平衡

一是教师总量不足。全市城区学校在校学生数增幅不小,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总数却没有相应增加且流失严重。一些教师到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发展或报考公务员等,加之老教师陆续退休。目前,全市七个县(市、区)都存在教师缺编现象,有招考对象,却没有指标,教师缺口较大。

二是教师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教师总量不足,如渠县、大竹、达县占初中专任教师总数比例分别为42.8%24%59.7%,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比例分别为44.7%49%50.7%,由于教师学科不配套,特别是英语、艺体、计算机等专业教师欠缺。

三是教师分布不均衡。教师配置数量在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明显。城区重点中小学校吸纳了较多优质教育资源,而过去政府在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侧重于对重点学校投入,学校之间的差距在短期内还难以缩小。                         

三、推进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努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区域间、校际间的差距,以育人为本,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促进教育公平。

(二)科学规划,强力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均衡

要通过撤并学校、新建学校、校产置换和专项投入等多种渠道,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为学校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各级政府要切实保证义务教育发展用地,要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增长情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学校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教育用地改变功能须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

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我市远期发展目标,尽快研究制定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高起点教育发展规划,并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学校布局。

规划部门要根据城市开发建设和人口规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我市学校布局的专项规划,并根据规划优先考虑、留足义务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用地,旧城改造要优先考虑和尽量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用地达标。

(三)加大投入,建立城区义务教育经费的均衡保障

应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和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理念,确保年度预算内教育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投入的增长幅度和同期物价上涨幅度,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借鉴南充市《城市教育五年规化》十种方法,进一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建议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公示制度。城市建设用地的出让收益中,也要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学校建设。同时,征足用好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

加大对城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四)强化质量,全力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

一是强管理,上水平。充分发挥名校优势进行兼并组合或结对帮扶,输出教学管理骨干,在各分校建立与本校一致的先进管理模式,同时建立横跨各校区的横向监督检查体系,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全市中小学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提高校长队伍专业化水平,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制定校长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和校长选拔及岗位考评制度。建立优秀校长对口帮带制度,名校长候选人应当有对口帮带两年以上的经历。

二是重教师,强教学。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师资均衡,师资均衡的重点是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城区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核定城区教师编制,改善城区教师队伍结构,加大动态调整力度,满足义务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要,打破学校界限,建立在岗教师轮岗交流和对口帮教制度,让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学区人或县域内教育系统人,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置大体均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评审制度,强化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职责。设立市教育研究资助经费,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五)规范办学,寻求城区义务教育入学生源均衡

一是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明确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就近入学的服务范围。学校要全部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不得进行选拔性招生,不得以各种名义开设重点班,招生的政策、计划、程序要向社会公开,招生结果和招生名单要在网络或媒体上公布。

二是严格控制大班额。严禁任何学校盲目招生,擅自扩大办学规模;严格执行学生转学的有关规定,严把转学关口,认真贯彻执行解决中小学大班额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大班额工作责任追究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闲置资产进行分流和联合办学等办法缓解并逐步消除大班额。

(六)加强领导,提高民办学校整体水平

一是推进民办学校规范化建设。目前,我市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偏低,应建立公、民办学校对口帮带制度,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对口帮带工作,并把帮带业绩作为公办学校评优和名师、名校长评选的必备条件。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引导和推动民办学校逐步建立现代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支持实力雄厚的社会力量举办优质民办学校。建立民办学校视导制度,指导民办学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要求建立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建立民办教育扶持机制。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遵循教育公益性原则,重点扶持诚信守法的民办学校。受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由同级财政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补贴。

(七)强化教育督导,完善评估机制

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强化督导评估工作,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督导网络,进一步完善对各级政府教育发展的督导评估机制,将评估结果纳入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体系。定期对城区所有学校进行评估,督促纠正城区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督导评估并公示,建立表彰制度,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