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区县政协>>正文

开江县政协建言旅游产业发展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2月16日 文章点击数:2783

           开江县政协建言旅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开江县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纷纷得到挖掘和打造,乡村旅游也得到了着力提升。但离“旅游兴县”战略和把旅游作为产业来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对此,开江县政协进行了广泛调研,提出了该县要内借川东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之力,外依三国魏蜀通道走廊之势,利用该县地处川渝陕鄂交汇的独特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着力打响“开江龙”、“温泉养生”“樊屯兵”等品牌,对此,提出要从以下几方面给力:

一、立足地域文化,开展专题研究。在研读史书、考察遗迹、搜罗口碑、旁征博引的基础上,对开江历史人物、事件、实物、典故、传说等诸素材进行加工提炼,融合链接,勾勒出神情毕肖的历史人物,演绎出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让人们于好奇与慕名的心境中了解开江、向往开江。一要开展养生文化研究。应以山水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佛教文化为主体,深入研究该县在川渝陕鄂交汇之地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文化内核和潜质。二要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开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以恐龙、古汉战场、红色革命文化为背景,定位和统一该县的历史演变口径。三要开展民间文化研究。对民间口承相传的山水故事、人物故事、地名故事等,整理出《开江民间故事》系列丛书。四要开展饮食文化研究。开江饮食集东西南北风味于一体,辣而不烈,酸而不腻,应加以挖掘整理,编辑开江菜谱。同时打造一批具有开江特色的厨嫂、厨师,开发开江特色菜系和小吃,提升开江饮食知名度和美誉度。五要开展民俗文化研究。应以拗棒、石工号子等民俗民间文化为基点,设立民歌楼、文化室、故事亭、赛歌场等,真正把开江变成游客娱乐享受的乐园。

二、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围绕锦绣田原宝塔坝、浓情蜜意明月湖、金马儿森林公园、梦幻世界白岩洞、云蒸霞蔚黑天池等打造自然景观品牌。二是围绕千年古刹金山寺、中华一绝陶牌坊、宝泉文笔黑白塔、老山沟恐龙、樊桧屯兵遗址峨城山、玉皇观关隘及茶马古道、普安永兴沙坝古镇倩影等打造古文化品牌。三是围绕普安(民主革命的摇篮)、永兴(宋更新带领青年投奔延安参加抗日)、甘棠(徐彦刚故居)、广福(王维舟、唐在刚等活动胜地)、红军纪念碑、革命胜地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四是围绕撬棒、薅秧歌、石工号子、龙舞、彩亭、高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民俗风情品牌。五是围绕剪纸、根雕、纸扎(龙、灯)、雕塑等民间工艺;放风筝、赛龙舟、打围鼓、灯会(提灯夜游、烟火架、水族灯表演)等民间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六是围绕川东第一库宝石水库(突出水文化)、双飞温泉休闲度假区、中国油橄榄之都等打造养生观光品牌。

三、精心策划包装,强化品牌宣传。以该县丰富的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主题,精心制作各类介绍开江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及风土人情的宣传画册、明信片、电视专题片、音像图文资料,运用报刊、电视、影视剧、网络等手段对旅游品牌进行包装,并通过举办同乡恳亲会、各类旅游交易会、乡村文化节、山水风光摄影展等活动,展示该县丰富灿烂的文化、无限美好的风光、独具特色的风俗。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宣传,让全国都知道开江有“恐龙”、“温泉”等品牌,是人人向往的有魅力的地方。

四、认真规划管理,推进持续发展。一是成立整理挖掘地域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明确其主要职责和任务。二是组建协会,培训旅游人才。采取“县委主抓,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协会运作”的办法,分门别类搜集有关史料,编印出《开江特色文化》系列丛书。同时结合周边旅游景区,打造出几条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三是理顺各方关系,统一协调全县旅游业的发展。充分调动景区景点所在地乡村和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四是树立“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意识。旅游项目、活动内容、景区风格等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禁止滥伐树木,禁止开山采石,禁止破坏水体,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不断延长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

             (开江县政协 唐志成)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