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政协一份建议促中小学超大班额“瘦身”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3月21日 文章点击数:1818
宣汉县政协一份建议促中小学超大班额“瘦身”
自2010年以来,宣汉县中小学起始年级没有再新增一个超大班额,原有的超大班额明显“瘦身”,学生无序流动、转学、插班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日前,笔者从该县教育部门获悉,通过实施“堵源、导流、扩容、引援”措施化解超大班额取得显著成效。这一成绩的取得,源自该县政协建言献策的力量驱动。
2008年12月,在北京创业的县政协委员刘兴国回到宣汉,针对中小学“择校风”、“超大班”现象,利用了一个月时间深入部分中小学及学生家长中进行走访,撰写了《关于解决城区中小学超大班额的建议》,并在县政协十二届二次全委会上作了大会发言。县政协随之作了专题调研,以《咨政参考》建议“合理重组教育资源、调剂使用国有闲置资产、建立师资统一调配机制”,及时报送党政参阅。
党政领导十分重视,作出批示要求县教育主管部门认真抓落实。宣汉教育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采纳建议,并在措施落实上狠下工夫,一以贯之地执行。一是堵源。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制无序择校、借读行为。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禁学校突破片区界限和学校容量招生。二是导流。近年来,该县通过公招教师、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任教,为农村学校配备远程教育设备、图书等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加大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力度,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扩容。2009年,宣汉教育局剥离了东乡镇、南坝镇、胡家镇等5个中心场镇中心校的附设幼儿园,腾出教室,分流化解超大班额;从2008年起,实施“校安工程”、“农村初中工程”等项目,为圣灯中学、南坝中学、胡家镇中心校、昆池中心校等6所学校修建教学、生活用房,扩大学校的容量。四是引援。整合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通过在外租用教室的方式合理分流学生,化解了超大班额。同时,对民办教育从政策、资金、师资等方面予以扶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吸引了部分学生到民办学校就读,公办学校压力减小。
宣汉县政协 王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