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刻不容缓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3月29日 文章点击数:6446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刻不容缓
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反映:
达州历史悠久,是古代巴人、賨人聚居和古賨国所在地, 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经2005年、2008年两次普查,我市现有文化艺术之乡23个(全国4个、市19个), 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87项(国家级3项、省级25项、市级45项、县级114项)。当前,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认识、缺乏传承体系、缺乏政策法规、缺乏长远规划、缺乏专项经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量大面宽,涉及领域相当广泛,许多项目和资源又分布在民间,甚至偏僻的乡村,必须有专门的工作机构,组织知识面广、敬业精神强、身体素质好的专业人才队伍来完成这项工作。国家和省上早已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中心有编制20个,成都市、泸州市、宜宾市、凉山州等市(州),成都市各区、泸州市泸县等地都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市的达州,至今没有成立一个专门工作机构,也没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相关工作主要依靠各级文化部门和文化馆的干部兼职或聘请退休的专家完成,不能常年正常开展工作,从而使这项工作陷入了平时没人管,遇到重大活动就搞“突击”的怪圈。
为进一步加大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加快推进达州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我委在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应尽快成立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中心”可与达州市文化馆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增加适当数量的编制,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