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政协建言中小学校应适时组织郊游活动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4月29日 文章点击数:2745
大竹县政协建言
中小学校应适时组织郊游活动
春暖花开,是学生踏青春游的好季节。学校通过踏青春游活动,可以让学生亲密接触大自然,欣赏春天美景,拓展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增进师生感情、同学友情。然而,近年来,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超大班”现象日趋严重,学校以及老师不愿承担校外安全责任,加之周末兴趣班的兴起,学生周末、假期时间被占用,课余时间被剥夺。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从没走出校园和家庭,体验郊游、野炊的快乐。据调查了解,近几年来,有的学校甚至未能组织一次学生外出郊游活动,即使有组织,也是极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绝大多数学生从未参过这些活动,很多学生对郊游、野炊没有任何的认识和感知,这对国家倡导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把快乐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相违背,为此,建议如下:
一、学校要深化认识。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适时开展郊游等课外活动能有效放松学生心情,缓解压力,对学习起到有效帮助。
二、学校应把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学校每年应把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并编写详细的课外活动内容,把学生郊游活动纳入计划之中,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要让每位学生亲身体验课外活动带来的乐趣,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并在课外活动中深受教育,从而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三、家长应配合学校共同搞好活动。一是积极支持学校组织的活动;二是鼓励孩子多参与活动;三是在家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管理自己财物的能力。四是与老师加强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以便老师掌握孩子的优、缺点,并根据孩子的优势,在课外活动中正确分配工作,让孩子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和发挥,从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郑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