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区县政协>>正文

大竹县政协关注农村食品安全卫生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4月29日 文章点击数:2309

 

            大竹县政协建言

                          关注农村食品安全卫生

 

农村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村市场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长期存在。针对这一情况,大竹县政协组织委员历时一个月深入农村走访调研,积极建言关注农村食品安全卫生。

问题:

1、卫生状况较差。委员在走访中发现,在农村小店不少商家售卖的各种饮料、卤制品、散酒、点心、米、面、油等散装食品,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包装和生产日期,一个100的果冻仅售5角,1角、2角都能买一小包小吃。特别是儿童食品包装问题突出,有毒有害的塑料制品滥用。此外,不法分子为推销产品,牟取非法利益,通过地下印刷厂非法印制名牌商标标识,冒充名牌产品,蒙骗农民群众。

    2、消费观念落后。绝大多数农民群众消费以“价先”,买低价产品。由于家庭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大多爱选择散装食品,购买渠道主要是自由集市和流动摊点。

3、维权意识不强。农民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较差,在购买食品时不主动索要发票或其他凭证,在自身权益受侵害时,不能正确运用法律维权,多是自认倒霉。还有的是碍于同乡的情面,不维护自己的权益,因而使违法经营长期得以存在。

 4、市场监管不力。加之基层站所人员配备较少,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在农村,小卖部、食品商店,经营规模小,分布较分散,难免出现监管盲点、盲区。

     建议:

    1、加大农村食品安全市场建设。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步伐,鼓励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和超市积极到农村条件较好的村社发展连锁便民店、“乡村超市”,力争2-3年内,全县384个村,每个村都能建一家放心便民店、放心小卖部、放心小超市。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促进市场规范,净化农村消费环境。

    2、加大监管执法部门基层站所建设。逐年增加投入,增加监测设施设备的配置,建立农村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公开投放举报电话,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加大监管执法资源向农村倾斜,适当增加监管执法队伍数量,强化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监管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3、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不仅使消费者知道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而且要让经营者了解违法经营将受到何种处罚。引导理性消费和健康消费,改变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识假辨假的能力,让价低质次的食品没有市场。

    4、着眼利民改进食品包装。针对广大农民群众喜欢购买散装食品的实际,建议工商管理部门督促食品生产厂家本着节约、卫生、轻便的原则,积极改进食品包装。

    5、建立农村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呼吁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真正担当社会责任,加强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强化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分工协作,形成整体合力,像重视城区市场一样重视农村食品市场,把住生产、加工、流通、运输、储存、消费各环节。要对那些假冒伪劣食品,施以重拳,严格处罚。同时,对经营、销售、制作食品的从业人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身体检查等。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让群众真正吃上放心食品。

                     (大竹县政协 张天红)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