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国副主席调研农村小型水利建设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5月20日 文章点击数:2241
王善国副主席调研农村小型水利建设
近年来,达州市以旱涝为主的自然灾害多灾连发、群灾并发、重灾频发,洪涝、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水利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达州市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提高全市农业抗灾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各地都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
为了推进农业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效益低下、管理粗放等问题,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政协副主席王善国带领市政协农业委员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采取听取有关部门情况介绍、实地察看水利设施、走访基层干部群众、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详细了解了本市中央、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情况,乡镇水管机构设置情况,山坪塘、水渠、提灌站、微水工程建设情况,场镇供水和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情况。
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王善国副主席要求,一要强化认识,明确目标。各级要高度重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二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水利的发展,政策是关键,要立足山区水利工作特色,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充分利用水资源,突出水系配套、综合整治,追求最大效益;三要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机制。在当前西部山区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投入机制;四要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水价,提升水利工程的盈利能力,促进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五要规范议事规则,建立长效机制。严格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原则,推行财务、政务、事务公开,设立“政务公开墙”和“财务明白栏”,对“一事一议”的范围、形式、程序、用工管理和约束机制等进行规范,逐步建立农民自愿参与、村社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组织形式,不断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