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委员风采>>正文

记市政协常委丁长兴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6月13日 文章点击数:21316

 

                辛勤浇灌科普  汗水铸就辉煌

---记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丁长兴

  

他于1999年公选到达州市科协工作,12年来,他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先后荣获中国科协、中央文明办表彰的20032004年度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个人,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科协表彰的2002-2007年度四川省科协系统先进个人。 2011527日至30日在北京参加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称号 (全国31名,四川省1名),国家领导人在会上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他就是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丁长兴同志。

在成绩面前,他坦然面对,从不声张,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作为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丁长兴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参加政协的各项调研、视察等活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认真撰写提案,建务实之言,献睿智之策。2010年他关于设立“达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提案被市政府采纳,达州市政府第144次常务会议作出了设立“达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决定。曾经有人问他:“你作为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那么忙,你还那么关心政协事业”,他平淡而又简单地回答“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就应该尽到一名委员的义务,才能对得起这个称号”,平凡孕育生动,汗水铸就辉煌。在他到科协工作的12年里,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辛勤耕耘,动脑动手,坚持创新,屡建奇功,他把满腔热血和辛勤的汗水无私奉献给了科协事业,他用真心的付出,以春雨润物般的音符于无声处演奏了“忠诚、责任、勤勉”的宏大乐章,他是践行“三服务一加强”的新典范,为达州市科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明确思路,夯实基础

丁长兴创新提出了“以科普示范创建工作为龙头,不断加强科协改革创新力度、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力度、加强科协宣传工作力度,努力树立科协鲜明的社会形象”为主要内容的“131全市科协工作思路(即:一个龙头,三个加强,一个树立),推动科协工作年年跃上新台阶。为基层科协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政策性文件40多个,全面落实了科普经费,争取乡镇科协按章程设置,全市科协及科普组织建设得到稳步发展。全市县(市、区)科协组织全部独立建制。

改革创新,注重实效

他先后探索并成功实施“科普工作十大创新”:一是创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运行机制,成功将“竞争申办机制”引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了“市科协+市教育局+县人民政府”的办赛模式,市科协两次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二是创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管理模式,变单纯的项目申报为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跟踪管理的综合模式。中国科协、财政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五年来,全市有17个协会,5个科普示范基地获“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称号,有6名同志荣获“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共获奖补资金450万元。三是创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管理模式,变只注重建设为创、管、建、服务为一体的管理模式,现有农技协1275个,省百强协会49个,全国百强协会1个,位居全省第二。四是创新科普示范创建模式,现有6个全国科普示范县,1个省级科普示范县。2011年经四川省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检查验收,万源市、宣汉县、开江县、达县、通川区、大竹县全部通过检查验收。其创建成绩和示范县个数均在全省名列第一。五是创新科协系统目标管理模式,已连续8年对县(市、区)科协工作实行了目标责任制和督办制度,变单一的指导模式为目标考核、系统管理、综合协调服务的管理模式。六是创新科普宣传“站、栏、员”的管理模式,制定了《达州市科普宣传“站、栏、员”使用管理办法》,变只管建为建、管、服务、更新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七是创新学会、协会的管理模式,开展了“八个一创学会之星”活动,已命名“学(协)会、企业科协之星”58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独创。八是创新科普宣传的组织管理模式,组织“达州市科普宣传团”到村、到社、到农户,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一步提高科普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九是创新反邪教工作机制,争取市编办支持,将反邪教办公室纳入了市科协内设机构,确保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十是创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式,“金桥工程”、“讲、比”活动和“厂会协作”创新发展,市科协连续7次被省评为“金桥工程”优秀组织单位一等奖。

注重调研,建言献策

发扬“思想求实,作风务实,效果讲实”的“三实”精神,他以身作则,一丝不苟,情系基层,他每年下基层超过120天,调查研究,排难解忧。近年来,他组织开展了多次、多项对农技协、学(协)会、农村人才、“支部+协会”建设情况等专题调研活动。争取市委组织对全市7个县(市、区)科协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较好地解决了基层科协的具体困难和问题。2006年、2008年两次配合省老科协专家对达州市暴雨洪灾灾害成因和天然气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其调研成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他撰写的《科普示范创建的成效与对策》、《达州市学会工作现状与对策》等20多篇调研文章被刊用。作为政协委员,他坚持每年反映社情民意2篇,撰写社情民意2件。

情系群众,铸就辉煌

在“2004.9.3”、“2005.7.8”和“2010.7.18”达州市发生特大暴雨洪灾期间,他深入基层科协一线,靠前指挥,捐款捐物,慰问群众,指导抗灾,成为了基层科普工作者和受灾群众的主心骨。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他主动献血,捐特殊党费1400多元,组织科普服务队援建北川科普建设,为灾后重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达州市科协班子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辉煌的成绩”。

内强实力,外树形象。

他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使科协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科协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科协的地位明显提升,实现了达州市科协工作的“八个连续”:一是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连续5年在全省名列前茅;二是开展科普示范创建工作,连续三轮名列全省第一;三是参加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率连续5年名列全省第二;四是搭建“金桥工程”,连续7次获全省优秀组织单位一等奖;五是参加全省反邪教年会,连续3年入选论文数、获奖论文数、交流论文人数等3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六是开播《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工作,连续5年获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表彰;七是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连续5年获省纲要办肯定;八是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连续5年开展并保持了“四好班子”称号,“六型机关”全面创建成功。

    他在科协工作的10多年间,正是凭着一股“老黄牛”的踏实劲儿,才使科协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始终走在全省科协系统的前列,得到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赞扬。他无愧是科协工作的领头雁,他无愧是改革创新的开拓者,他无愧是建言献策的参谋师,他无愧是辉煌成就的铸就者,他无愧是践行”三服务一加强”的新典范。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