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留守学生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6月17日 文章点击数:1986
关注农村留守学生的建议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反映: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出打工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进而出现了农村留守学生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导致留守学生明显低于其他学生。近期,我委对通川区部分乡镇学校开展了以“访民众、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困”为主题的政协委员届别活动周活动,先后访问了6所学校,以罗江中学为例,该校学生545人,其中留守学生202人,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多,有56%的父母一年才回家一次,多年未回家的占2%,其它学校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基层教师反映,留守学生的教育、安全令人堪忧,主要体现为:溺爱放纵、教育难,隔代管教、监护难,缺乏管护、安全难以保障,管理脱节、难以形成合力。因此,解决留守学生教育和安全问题,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确保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农村教育持续稳定发展,建议:
1、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留守学生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补偿缺失的家庭教育。
2、抓好安全教育。建议各农村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安全手册,学校老师要积极传授校内外安全法律法规、交通、消防及校园安全知识等,培养学生对安全的防范意识,针对午睡、户外活动、门卫把关、放学、食品安全等关键环节,要强化安全督查,确保安全工作无死角。
3、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学校要开设心里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解决留守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里障碍问题,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留守学生在关爱、欢乐、幸福向上的环境中成长。
4、整合社会资源,切实有效地对农村留守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妇联、团委、文化等部门要定期召开联合会议,切实研究解决留守学生的突出问题,形成关爱、教育留守学生的合力。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人士通晓留守学生的现状,结对帮扶留守学生,乡、村基层组织要对外出家长长期不回的贫困留守学生提供经济补助,让社会与学校共同承担起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保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