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应尽快解决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6月17日 文章点击数:3165

 

应尽快解决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反映:

我们在开展委员“界别活动周”活动中发现,农村教师住房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乡村小学几乎没有教工宿舍,各镇中学、中心小学也只有极少部分教师解决了住房,即使在校居住的教师,其居住条件也十分简陋,而更多教师散居在家中或租房居住,且距学校路程较远。据了解,罗江中学只有10%的教师居住在学校,其余居住在学校附近和达州市城区;北外中心小学、罗江八一希望小学均无教师住宿楼;魏兴中学、蒲家镇中心小学有80%以上的教师没有房子。边远乡镇的教师住宿更加困难。由于学校没有教师住宿专用房,不仅给教师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随之而来的隐患也在不断增加:

一是学校的财产安全无法保障。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和经济的发展,学校添置了一批电脑、电视机以及电教设备,由于学校无专用教师住房,晚上无人监管,导致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发生被盗事件;二是留守学生管理难度增大。很大部分留守学生的家与学校较远,下午放学后只能滞留在学校,而学校因无教师留宿,致使这部分留守学生无人管理,安全问题存在隐患;三是寄宿制学校无法安排教师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成为目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四是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学校不能提供教师休息和工作的良好环境,特别是边远山区小学条件更加艰苦,致使部分优秀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不安心工作想方设法调离,使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不高,优秀教师难以稳定,新教师引进困难,学生家长怨言颇多;五是教师自身安全问题存在隐患。由于绝大部分教师居住在距学校很远的地方,上下班需坐公交车或摩托车,特别是中学老师要负责学生早、晚自习课的辅导,出门和回家时公交车已收班,全靠步行或坐摩托,这样给教师的安全带来隐患。

    农村教师的安居问题是一项民生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中指出:“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因此,解决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是落实国家“尊师重教”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缩小教师城乡差别,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留住优秀人才的有效措施。为此建议:

    1、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地切实解决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广大农村教师得以安居乐业。

    2、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农村教师住房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制订农村教师住房建设改造实施方案。像抓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一样,抓好全市农村教职工住房建设。

    3、按照“安全、实用、舒适、经济”原则,采用多种方式逐步解决教师住房困难。一是科学合理新建教师住宿用房。二是在原已经建有教师专用住房或有闲余教育用房的学校,采用改造、翻新方法逐步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三是考虑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教师公寓楼。四是规划建设教师专用周转宿舍用房。对有条件的寄宿制学校在新建学生宿舍时,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寓性质周转房,供单身教师周转使用;同时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成套住房,供已婚无住房教师周转使用;对边远山区村小和教学点,由于教师人数少,学制短,条件艰苦,可根据在编无住房教师的情况,适量建设一定数量的成套住房,供教师周转使用。

    4、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地方财政配套,社会力量帮扶的办法,将解决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纳入帮扶范畴。同时,建立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的发放范围,让广大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一样享受住房补贴和公积金,拓宽农村教职工筹措建房资金的渠道。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