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区县政协>>正文

宣汉县政协加强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服务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7月22日 文章点击数:2909

 

宣汉县政协加强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服务

 

宣汉县是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34万人,县外务工的达29万人,年劳务收入28.5亿元,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是,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仍然很低,各种损害农民工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不久前的政协全委会上,该县政协委员余兴宏以大会发言形式呼吁加强外出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服务。

余委员从该县曾某经过8次赴粤进京、6度审判、2次调解,历时4年才解决的工伤索赔案件说起,指出当前全国总工会的“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计划因受法律援助经费缺口大、机制不完善等影响而成效不明显。他认为,加强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应该做到“四有”,从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多管齐下。

有增加经费投入的硬性规定。要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或将法律援助的实施列入政府的惠民项目;建议中央财政在每年拨付的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中和各级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专项资金中增加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用于扶持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资金的使用由政府指定部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有提供维权的法律援助机构。建立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机构,配备具有法律执业资格、又热爱法律援助事业的专职人员。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执业水平的培训提高,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司法部门要加强对法律援助质量的监督,促进援助案件质量的提高。

有良好的法制宣传氛围。将法制宣传融入到对农民工的职业和技术培训课程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将农民工权益保障有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形式等内容编印成册,免费发放给农民工。由劳动部门建立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档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没有规范签订劳动合同并落实社会保障的用人单位,将其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并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信息,加大监管和处理力度,必要时新闻媒体曝光。

有健全的法律援助机制。建立健全部门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计生、建设、公安、法院、司法、卫生、教育等部门共同建立部门间信息互动、事件案件互报、相关事情协商的维权联动协调机制,落实维权措施。建立劳务输出、输入地双向互动维权机制,争取对方在农民工管理和维权工作上的支持。同时,依托本地政府在输入地的办事机构,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准确搜集家乡农民工维权信息,及时反馈,及时维权。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