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我市服务业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7月30日 文章点击数:5583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服务业的建议
达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中央、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应将“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仅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且可以为我市工业化提供增长动力、城镇化拓展就业空间、市场化注入发展活力、产业化提升服务水平、信息化增强技术支撑,使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力、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业富民的带动力明显提高。目前,国际服务业的加速转移和国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特别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我市服务业的现状
“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市服务业处于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增加值年增长保持在10%以上。目前,我市服务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2009年,我市服务业实现税收22.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45.95%;从业人员达到105.8万人,占全市就业总人数比重的33.2%;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4.4 %。虽然我市服务业近年来取得了不错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从纵向看,我市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十五”时期服务业发展逐渐低于“九五”时期的发展速度,自2001年以来的年均增速从“九五”16.3%滑落至11.2%,低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7个百分点,同时远低于同期第二产业23.1%的年均增速水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1年的35.6%下降至2009年的28.6%。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2001年的45.8%下降至2009年的24.4%。从横向看,与全省其他市州相比,我市服务业增加值人均占比偏低,增速偏慢的问题较突出。2009年全市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居全省第17位,增速排在全省第12位,与秦巴经济圈的其它地区相比,其发展速度明显落后。
(二)内部结构不够合理。2009年,全市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公务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四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55.7%,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现代服务业发育不足,特别是现代物流、科技、金融、会展和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颇大。此外,农村服务业特别是农村金融服务业也严重滞后。
(三)发展抓手较薄弱。一是政策体系亟待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特别是财政支持力度相对较弱,缺乏政府引导资金和投融资服务平台支持。与工农业相比,在资源配置上服务业成本普遍偏高,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也缺乏相应的配套改革政策支持。二是规划不够到位。目前,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尚未出炉,各行业子规划和实施方案还在制定之中,发展目标和重点还不够明细。三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国家、省、市文件已明确的鼓励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四是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到位。发展服务业思路还不够清晰,目标不够明确、手段不多。五是服务业统计体系还不够完善,信息采集存在疏漏。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建议
我市发展服务业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不断提高认识、优化环境、落实政策,全力推动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把达州建设成为秦巴地区服务业高地。
一是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迫切需要,是吸纳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目前,我市正处于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期,已具备支撑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认识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特别应增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像抓农业、抓工业那样抓好服务业的发展,要以更新的理念、更新的思路和更新的举措,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市委、市政府应尽快出台我市服务业的总体规划,以促进我市服务业的较快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围绕加快发展生产性、民生性服务业,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根据达州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达州是川东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物流设施建设,打造秦巴地区商贸中心,加快培养达州商业集团、好一新商贸城、新世纪百货、沃尔玛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商品交易市场。充分依托达州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达州的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投融资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努力培育达州的金融服务业。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提升现代信息服务业。
三是优化环境,落实政策。首先是优化政务环境。大力推广“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网上审批,规范对服务业企业的检查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其次是优化市场环境,整顿和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监管制度。第三是优化舆论环境。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加大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普及服务业知识,学习借鉴和总结外地发展服务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了发展服务业,市委、政府于2008年4月和2010年11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加大对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对阻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应及时的清理废除,确保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应加大落实国务院“新36条”力度,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
四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要切实加大对我市服务业的宣传力度,利用西博会、渝洽会、厦洽会等国内知名展会大力推荐我市的服务业,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宣传我市的服务企业,不断提高我市服务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同时,应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社会贡献大、代表性强的服务业企业和个人的表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