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正文

关于缓解出入境公路车辆拥堵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7月30日 文章点击数:7091

 

            关于缓解出入境公路车辆拥堵的建议

         市政协经济委   市政协委员  胡 宾

 

近年来,达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城市化水平和城市机动化水平也提升较快。与此同时,全市交通系统围绕市委确定的“把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掀起了交通建设热潮。达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达陕、达万、达巴、南大梁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按照施工要求将分别于今明两年完工并交付使用;达州绕城公路一期工程接近尾声;铁路、水路、航空的规划和建设也同期稳步推进。与之相比,我市城区道路及出入境公路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已无法满足广大机动车出行需求。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着手制订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对缓解城区交通拥堵,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起到良好作用。但城区与外围交通大通道连接的公路建设工作相对滞后甚至是停滞不前,造成了现在的“出城难、出城慢”的尴尬局面。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规范交通发展,缓解出入境公路车辆拥堵的问题,已成了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造成出入境公路车辆拥堵的主要原因

(一)设计标准低。目前,我市城区的几条出入境公路主要有北上宣汉、万源的国道210线;东至麻柳、开江的省道202线;南至大竹、渠县的国道210线;西至石桥、巴中的省道202线。很多出入境公路建设年代早,设计标准较低,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车流量。

如西出石桥、平昌的202线火车站货场段,该段公路既是连接平昌、巴中的唯一通道,又是连接绕城公路复兴段出口的重要路段,今后也是西外到达陕、达巴、达万高速公路在魏兴镇交汇口的主要路线。社会地位高,经济价值突出,而该路段修建于二十世纪7080年代,之后仅在2000年改建金石路时对其路面进行了改造,并未拓宽路面,当初设计标准为双向2车道,路基宽9米,路面宽7.5米,时速40公里/小时,设计日通车能力5000辆。而如今,每天过往该路段的车辆已达15,000余辆以上。

东去麻柳、开江的省道202线,公路修建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设计标准为双向2车道,路基宽8.5米,路面宽7.5米,时速40公里/小时,设计日通车能力5000辆。如今,受车辆本身的增加,以及凤凰大桥建成通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达麻路的日车流量也接近上万辆。而今后,随着达万高速公路在盘石出口的通车使用,势必会进一步增加达万高速路盘石出口至南外段的车流量。

北上宣汉、万源的国道210线,往该方向出境,目前可以由达渝高速公路下徐家坝上国道210线,也可以由通川区过高家坝、罗江出境,而通川区到徐家坝上达渝高速路段路面改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设计标准为双向2车道,路基宽12米,路面宽11,时速40公里/小时,日通行能力为5000辆,虽然近年对肖公庙到徐家坝达渝高速公路路口的路面进行了翻修,但是道路线性及宽度依然维持原状,随着张家坝、徐家坝一带的开发,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段路已经成为城市化道路兼过境公路,这将使通川区北外至罗江段的公路通行能力,不能满足今后城市化的规划和发展。

(二)公路途经场镇多。往北外宣汉、万源方向出行,要经过高家坝、徐家坝、罗江场镇,这几处场镇人口密集,人流量较大,并且道路两边经营场所纷繁林立,加上沿途经过两所学校,如遇赶场天或上放学高峰期间这段路将更加拥堵。为确保过往行人安全,公安部门在高家坝、达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罗江等交通事故易发路段实行了限速30公里/小时的规定,但是在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同时也降低了车辆通行速度,形成了拥堵。

(三)公路红线范围内规划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前的出境公路很大一部分已经并入或即将并入城区范围,造成出境通道同时承担了城区道路及出境公路双重职责。由于各方面原因,个别路段公路两旁的规划建设比较差。例如位于西外达州火车站货场前后3公里路段里,汇集了火车站货场、冷冻及烟草仓库;钢材、石材批发市场;州河及利森两个大型水泥厂;以及多个修车厂、洗车场、加油站和木材加工厂。道路狭窄,规划不力,管理不善,致使该路段长期处于半通半堵状况。特别在货场后大门,铁路横穿于公路,导致行人、汽车、火车三汇于此,每逢火车经过,该处就需封闭1小时左右,造成过往车辆大量滞留,而一旦恢复通车大家又无序抢道,交通、安全事故屡发不止,进一步加剧了该路段的拥挤程度。

(四)沿途管理弱。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是影响城市面貌以及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毒瘤,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县(市、区)、乡镇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一些城乡结合处却成为了一个管理较弱的真空地带。例如火车站货场至魏复路口段,经常有车辆违规占道修车、等货、加油、调头等,这给原本狭窄的道路更加添堵。北外404处,在同一个点上就汇集了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中石油加油站和城市公交车起点站,由于现在的城市公交车都较大较长,在该处调头时,势必造成车辆无法通行,给当地交通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拥堵。

二、缓解出入境公路车辆拥堵的几点建议

交通拥堵是社会发展多种矛盾的综合体现,交通拥堵的产生既有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布局、交通设施布局和供给、交通结构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交通设施的设计、建设、管理和使用等微观层面的原因。要缓解出入境公路交通拥堵必须软硬皆施,双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

(一)科学规划,提升道路标准。目前,城区范围出入境公路修建年代早、设计标准低,部分路段肩负职责多,交通服务能力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由此带来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影响市民生活和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建议将西外达州钢材市场至复兴镇石梁子连接绕城公路段约5公里公路,北外404至徐家坝达渝高速公路出入口约6公里公路,以及南外三里坪至盘石达万高速公路出入口约6公里公路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改建为路基宽24米,路面宽21米,设计时速为60公里/小时的双向4车道。

(二)增设通道,完善路网连接。一是尽快打通西外凤凰大道西延线(目前已开工),建成第二条通往达巴路(省道202线)的主要通道,有效分流火车站货场段的车辆。二是规划设计好北外至西外的凤凰山隧道工程,待条件成熟时应尽快予以修建。如今北外至西外仅有朝阳东路——通川北路一条路线,而正在建设的绕城公路起于通川区魏兴镇与达渝、达陕、达巴、达万高速公路交汇处,经东岳、复兴止于木瓜铺接达渝高速公路处,虽然能够有效的连接南城、西外及北外,但是由于开设的进出口较少,导致只能分流部分城区至万源方向的进出城车辆,而北外肖公庙周围以及宣汉方向车辆到西外,仍然需要通过老城区。所以打通凤凰山隧道,新建一条西外与北外的连接通道,将从更大程度上分流入城车辆,缓解交通拥堵。三是在原火电厂位置新建洲河二桥,连接并打通廖家岩隧道,直通南外陆军医院附近,形成一条东西向重要干线,联通西外与南外。

(三)增添措施,确保人车分流。一是在火车站货场铁路与公路交汇处修建下穿通道或车行天桥,提高车辆行人的安全与通行能力。二是在北外404、高家坝、徐家坝和罗江等人口密集地修建人行天桥,并增设行人隔离栏,完全隔离行人与机动车道,减少行人对车辆的干扰。

(四)加强管理,规范沿途秩序。一是公安、城管、路政、环保等部门应加大各出入境公路的综合治理力度,杜绝占道修车停车、乱搭乱建,严处违规调头等。二是取缔、规范和搬迁火车站货场附近道路两边的各类经营性场所。三是加大北外几个场镇居住市民的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并设置专门交通管理员,杜绝行人横穿马路,严禁车辆超速行驶。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