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政协建议建立四大机制进一步强化艾滋病防治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8月16日 文章点击数:4450
大竹政协建议
建立四大机制进一步强化艾滋病防治
大竹县被认为是艾滋病的“重灾区”,自1995年发现(由湖北省转报)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到2010年底,累计报告发现存活的大竹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分别达400多例,已严重威胁着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为此,县政协于近期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视察表明,全县吸毒者多、感染者多、流动人口多,艾滋病疫情尚处于发现期,面临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宣传不深入、工作不落实等诸多问题,全县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建立五大机制,进一步强化艾滋病防治:
建立防艾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禁毒防艾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对部门和乡镇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推进艾滋病人属地化管理。建立卫生、公安、教育、民政、妇联、团委、文化、工商等部门齐抓共管的防艾联动机制,真正形成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工作局面。
建立防艾教育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大众宣传活动,提高全民防护意识,减少社会歧视,营造艾滋病防治工作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对吸毒人员、暗娼、农民工、矿工、建筑工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进一步遏制艾滋病在我县传播蔓延的势头。
建立防艾保障机制。一是着力营造防艾良好环境。对无理纠缠,严重威胁着卫生、民政等单位一线工作人员及家人生命安全,扰乱社区及一些医疗卫生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的部分吸毒艾滋病人要加强教育疏导和训诫打击。二是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在娱乐场所寻欢作乐,恶意传播艾滋病的个别艾滋病人和为筹集吸毒资金而合伙租房开店,提供性服务业务的部分有吸毒行为的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要依法严惩和监控。三是有效开展药物维持治疗。对正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人员,在无证据证明吸毒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不得随便抓人;对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一个月内累计超过25天,首次发现偷吸毒品者,公安机关应对其警告处理,不予强戒;戒毒所对收戒结束后的吸毒人员要及时转介到美沙酮门诊进行相关药物维持治疗咨询;对服药较差人员,县疾控中心要及时告之县禁毒办,由县禁毒办告之公安部门实施监控,如有吸毒一律收戒。
建立防艾投入机制。要按照大竹县与市政府签订的《大竹县2011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规定,加大经费投入,确保艾滋病防治效果和市政府考核目标任务的完成。(徐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