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政协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支招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8月16日 文章点击数:3096
大竹县政协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支招
近日,大竹县政协组织委员就基层文化建设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询问群众、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委员们积极支招基层文化建设:
一是加快基层文化活动硬件设施建设。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统筹推进县级文体艺术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整合学校、村组织活动阵地等资源,吸引社会参与文化共建共享,加快建成延伸到乡镇、村、社区的文化活动阵地,力争每个村、社区都设置有文化活动室。
二是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机构建设。要让乡镇综合文化站有“名”有“实”,有“骨”有“肉”,就要建立专事文化发展的机构,要有足以担当文化工作的专兼职力量。可将乡镇广播电视站归并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并明确其为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的独立的事业单位机构,通过改革分流、社会公招等渠道,配备2-3名熟悉业务的文化专干,真正实现“建得好,运转好,社会效益好”的目标。同时,加大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的指导和辅导力度,做到资源共享、城乡联动。
三是加强农家书屋队伍建设。近年,农家书屋已覆盖到全县大部分农村,要让农家书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惠”农作用,关键是要加强以县级图书馆专业人员为指导、乡镇文化专干为责任主体、村干部为兼职管理员的队伍建设,对村级兼职管理员,县乡财政可按月给予50-100元定额补助或奖励,以避免农家书屋珍贵的文化科技图书“束之高阁”,甚至损毁。
四是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通过举办农民艺术节、农民歌会、农村趣味文体活动、民间文艺汇演以及旅游文化节、桃花节、李花节、菜花节等,让农民和农村文化艺术得到展示和交流,把广大农民吸引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五是加强文化下乡活动的追踪监管力度。总结推广已往“文化下乡”经验,建立完善送文化下乡的常态化运行管理机制,加大文化部门和财政的追踪监管力度,实实在在地把先进文化的种子植入新农村的沃土。
(郑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