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市垃圾发电项目三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8月19日 文章点击数:5892

 

市垃圾发电项目三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提案委员会反映:

市垃圾发电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纳入2011年重点项目建设目标管理的项目,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重要途径。提案委员会组织委员在开展“界别活动周”中发现,市垃圾发电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一)卫生填埋场缺乏环保验收的前置条件。该卫生填埋场日处理垃圾量为400吨左右。在垃圾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后,该填埋场将作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配套辅助设施,用于填埋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炉渣,并将已经填埋的生活垃圾将进行回挖送往焚烧发电厂处理,腾出库容以延长该填埋场的服务年限。目前,该填埋场还没有进行环保验收。一是未做补充环评。原业主市垃圾处理厂于2002年做了生产堆肥的工艺系统环评,2003年改为单纯的卫生填埋场后,就一直没有重新做环评,未按省环保厅验收要求补做环评,导致不能验收。二是未建设场内环境监测井。根据国家规范,填埋场四周必须布置环境监测井,用于对填埋场地下水、沼气等物质的常规监测,否则将不能办理环保验收。实际上政府原业主单位市垃圾处理厂提供的填埋场设计图纸也有监测井,但现项目业主佳境公司认为,与政府签订的填埋场投资经营合同中只列出了填埋场后续工程的主要内容而非必建内容,对监测井没有具体指明,致使未建。三是未进行环境监测。根据省环保厅要求,环保验收需要委托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监测工作,在各项排放指标均监测合格后才符合验收条件,但目前尚未开展此项工作。

(二)现有垃圾数量不能满足焚烧发电厂投产后的需要。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123月建成并网发电。一期工程配置了2台垃圾焚烧炉(每台焚烧炉日处理垃圾350吨)和1台汽轮发电机组(1.2万千瓦)。从目前卫生填埋场每天进场的垃圾量400吨左右、加之生活垃圾热值较低的情况来看,焚烧发电厂投产后,每天的垃圾量缺口至少在300吨以上。

(三)大竹县未与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签订处置协议。目前,达州大部分县(市、区)的医疗机构已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签订了处置服务协议,仅有大竹县未签订。现业主单位反映,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的是大竹县发改委认为收费标准不合理。现业主单位认为,收费标准是以市物价局2006年的文件为依据,而且物件上涨,并不存在收费不合理的情况。并且,达州市的其他县(市、区)都对收费文件无异议。

为了推动我市垃圾处理工作、确保垃圾发电项目如期投产,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尽快推动卫生填埋场环保验收。市政府积极协调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等部门,对环保验收的前期工作是否属于填埋场后续工程内容予以确定,尽快筹集资金(如从填埋场后续工程建设共管账户中安排资金),完善环保验收的前置条件。

二是增加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来源。以市垃圾填埋场为中心,将半径在50公里以内的宣汉、大竹部分乡镇的垃圾运送至此集中处理。

三是加快协调大竹县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协议。增加沟通协作,对本市包括大竹在内的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置,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