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应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09月05日 文章点击数:5480

 

应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大竹县政协反映: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种植业的稻田保护、绿色环控,养殖业的禁区、限区的规划和水源保护,生活污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沼气池规划整治,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不容乐观,依然存在意识薄弱、基础科技支持不足、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农业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等问题。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已成为各级党政关注的重点,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和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建议: 

1、强化生态观念,增强环保责任意识。相关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目标,充分认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面源污染危害的认识,树立“生态农业”观念。强化农村居民维护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同时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大家都当好环境保护宣传员,共同来减少污染,关爱家园。

2、坚持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全面落实责任。根据面源污染的特点和存在的实际情况,建议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环保部门负责农村面源污染监管和防治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农业部门负责指导秸杆的综合利用、测土配方、绿色环控,同时加大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力度,使种养业形成规模,减少污染;畜牧部门负责指导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改造;水利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组织开展农村水系整治、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住建部门负责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

3、突出防治重点,分层处理防治对象。一要重点防治畜禽粪便,推广沼气的生物处理技术;二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严格按照村收、乡运、县处理的运行模式;三要推广农作物秸杆还田技术,大力推广使用可收集秸杆的农业作业机器设备,支持农作物秸杆利用技术改造,努力做到变废为宝。四要推广环保农业,大力鼓励和支持使用农家肥、生物肥、专用肥、长效肥和有机复合肥等新型高效肥料。

4、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一要加大对农产品安全和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设备和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二要建立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民自主投入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三要专项安排各个部门涉及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所需经费;四要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和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农村面源污染的整治,确保防止农村面源污染不留死角,确保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