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调研 当前位置:首页>>视察调研>>正文

关于达州市生态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11月01日 文章点击数:14376

 

关于达州市生态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为认真贯彻市委“兴工强市”战略部署,促进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市生态工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生态工业发展现状

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探索资源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10年,全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淘汰水泥、火电、冶炼、焦化、苎麻、化工等行业落后产能和工艺。“十一五”期间,累计关停污染企业50多家,小火电机组43.3万千瓦,小水泥生产能力150万吨,苎麻生产能力3万吨,对20多家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截至2010年底,全市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由20057.12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4.48吨标准煤,下降32%以上。“十一五”期间,累计工业结构减排二氧化硫58068万吨、化学需氧量9347吨、氨氮161.2吨,总量减排取得显著成效。二是循环经济的探索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了达钢集团、四川达竹煤电、玖源化工、瓮福磷硫化工基地等一批循环经济型和清洁生产型企业,初步形成了“煤----建”生态产业模式。达钢、福达焦化等企业的高炉煤气、焦炉煤气100%得到综合利用;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粉煤灰100%综合利用;煤矸石、炉底渣等废渣年综合利用近100万吨。全市基本建成了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废旧物资综合利用为载体的循环型城市框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生态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处于起步阶段。节能降耗方式比较简单,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重工偏重”的工业结构依然未得到优化,污染排放总量大,强度高,结构性污染突出,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还十分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和企业对什么是生态工业,如何发展生态工业缺乏认识,甚至对概念、模式和要求等模糊不清;对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发展生态工业还为时过早,大多还停留在节能减排的认识和操作层面上;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经营者观念陈旧,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忽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二)产业关联性不强。从生态工业角度看,大多数工业园区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食品、机械、电子、化工等企业混杂布局,不同行业和产业并存,行业和产业间关联性不强。不少地方在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过程中,更重视引进企业的数量和招商资金量大小,忽视了产业连接和产业关联度。园区内联系松散甚至毫无产业关联的小型企业占了多数,企业大多只是地理空间上的“扎堆”,尚未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链残缺,整合难度大。由于我市现行经济体系是按产品流向构造的,即具有上下游关联的产品之间构成产业链和产品链,而缺少按物质流向构造的循环链,因此,上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废料不能有效地成为下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原料。又由于传统产业大都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且生产工艺、技术落后,又自成体系,废弃物排放分散、量小,企业单独难以循环利用,欲集中处置利用 ,整合难度又太大。如焦化行业副产品焦炉煤气、初苯、煤焦油,除规模较大的达钢焦化公司、福达焦化、大海钢铁、智源焦化对焦炉煤气进行了循环利用外,其余焦化企业均未利用,导致产业链条延展、循环利用、配套发展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产业生态化的形成。

(三)园区规划建设滞后。一是规划滞后。各工业园区虽做了一定规划,并表示要积极申报和发展成为生态工业园区,但在实际规划中,一些园区对各类产业的区位条件、企业构成、发展阶段等缺乏分析,对园区内产业布局、产业间相互配套衔接、循环路径、功能分区和环境保障等缺乏综合考虑。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多数工业园区基本没有生态工业园区中所必须的废物利用、能量梯级利用、中水回用等多种管道设施和线路设置,个别园区甚至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系统,难以支撑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政策措施不够完善。一是相关的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不完善。科学统一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还有待制定和完善,发展生态工业的监管体系建设滞后。如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性工作还比较薄弱,对资源浪费、污染环境、违法用地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够完善。二是缺乏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对于生态工业领域的激励政策不明确,扶持力度不大,扶持重点不够明确,尤其对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财税金融优惠、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政策还比较缺失,不利于激励企业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

(五)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目前,在能源综合利用、水重复利用方面有很多技术,但有的还不成熟,应用难度较大,生态工业链中的物质流动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改造缺少技术支撑,限制了物质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加之,我市总体科技水平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缺少能够对行业产生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的生态工业技术,而量大面宽的中小企业还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弱、工艺落后、设备老化、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现阶段还难以适应生态工业的发展。

三、推动生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发展生态工业重要性的认识。生态工业是我们必然选择的发展路径。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开展生态工业理念的培育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教育,使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树立生态工业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绿色消费观、生态社区等观念,提高对发展生态工业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为生态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为发展生态工业奠定良好基础。要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决定(达市委发[2011] 11号),围绕“传统产业高端发展、高碳产业低碳发展、资源产业循环发展、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严格执行产业政策,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尤其是小钢铁、小水泥、小火电历史存量偏重,应着力整治与整合,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经营规模。二是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强推企业退城进园,在突出园区产业主导和特色,促进同质和关联企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工业“三废”集中处理和利用,鼓励企业相互交换副产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到工业共生网络中,构建循环产业体系。

(三)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园区,构建发展生态工业的良好载体。一是科学修编园区规划,使园区建设规划更为科学、可行。要按照市委《关于全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对原有的园区规划进行调整修编,将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产业链的发展等,统一纳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形成可实施的项目。要根据园区产业类型,更全面、更绿色地设计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缩短产业链之间的缝隙,科学规划上、下游企业的规模,尽量使上下游结合起来。规划修编必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使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并严格按照园区的规划进行招商引资。二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除加快园区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加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同时,要前瞻地规划建设园区内的环境保护、能源梯级利用、水循环利用、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由于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巨大,可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首先在试点园区开展。

(四)健全激励机制,强化政策扶持。一要确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标准。既要用GDP、经济增长等指标考核领导干部的政绩,又要把生态建设列入考核内容,采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资源利用率、对环境的影响等指标综合考核,使各级干部把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要完善制度措施。在抓好现有相关法规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套核算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重点应包括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物处理等方面,加大标准执行和考核力度。三要加大行政执法监察,建立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和违法违标用地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排污企业处罚。四要加强对生态工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健全支持生态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办法,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对节能技术、环境保护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绿色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生态工业的信贷支持,将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能源价格政策。加快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活动应向资源消耗低和污染排放少行业和企业倾斜,将节能、节水和环保标志产品纳入明确的优先领域和产品目录。

(五)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开发,为生态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针对亟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在资源节约、能源梯级利用、产业链延长、相关产业链接、“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造技术、降低成本技术等重点领域,组织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重点攻坚磷石膏、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苎麻脱胶废水治理,不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为生态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