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调研 当前位置:首页>>视察调研>>正文

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集体视察产业园区的情况报告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11月01日 文章点击数:11176

 

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集体视察产业园区的

     

 

89-11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康莲英率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部分二届市政协老领导,对全市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集体视察,市委、市政府联系领导,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局、人行达州支行领导及相关人员陪同视察。视察组实地察看了达州市农产品加工工业集中区(通川区工业集中区)、四川达州普光经济开发区、宣汉县柳池工业园、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达县杨柳配套园区、大竹县工业园区,详细了解了四川达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捣固焦和二甲醚项目基地、达州市玖源化工有限公司、瓮福达州磷硫化工基地、海螺达州水泥、东柳醪糟有限公司、川环科技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宣汉、大竹县委、县政府及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关于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汇报,探讨研究园区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建言献策。现将情况报告于后:

一、   全市产业园区的现状

     全市现有7个工业园区,一个工业配套区,其中,进入省产业园区“1525工程的4个,达州市农产品集中区获得国家农业部“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称号,形成了达州独特的17产业园区体系。产业园区正逐渐成为产业结构升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融入成渝经济区的桥头堡,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和资源就地转化的重要载体和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主要表现在:

    1.热情高涨,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强大合力

2006年以来,全市上下不断致力于产业园区建设,尤其是今年1-6月,更是掀起了新一轮园区建设发展热潮。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决定和《达州市工业园(集中)区发展指导意见》,采取产业园区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和发展重点;市、县联动,形成合力建设园区;支持和引导企业退城进园和园城联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达州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积聚不断加速,园区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0年底,全市园区建成面积14.83平方公里,在建面积9.45平方公里,累计投资达179.4亿元,入驻项目128个,竣工投产项目25个。形成了“建园”与“建城”的有机结合,出现了达州市依托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加快西城和南城新区发展;宣汉县依托普光经济开发区初步建成普光新城;大竹县围绕“一区多园、以园建城”思路,建设工业新城的局面,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

  2.势头强劲,总量逐步放大

  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务实的政策培育园区,有效的投入建设园区,以优良的环境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发展势头强劲。1-6月,全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达3.7亿元,同比增长16.6%;吸引企业累计投资达46.4亿元,同比增长194.1%。到6月末,全市“1 7产业园区工业企业总数达132家,同比增加38.9%,净增37家;各类从业人员达41155人,同比增加60.1%,净增15448人;资产总额达528.2亿元,同比增长14.5%,净增额达66.9亿元。

  3.成效喜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1-6月,园区89家规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60.9亿元,同比增长68.8%,净增106.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4亿元,同比增长79.7%,净增119亿元;实现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201.7%,净增13.8亿元,呈现出生产经营持续向好,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发展局面。

  二、当前制约我市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1.规划不太科学。虽然各地都请专业机构制订了总体规划和控制性祥规,但缺乏产业布局规划和功能分区规划,生活区、生产区功能划分不明确,食品、机械、电子、化工等企业混杂布局,形成交叉污染。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存在同质化,8个园区中有6个都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定位为主导产业。个别园区定位缺乏对自然条件、环境容量的考量。

  2.土地供给紧缺。一方面,全市工业园区已建设土地征报尚未完善,仅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就有4000余亩土地尚未征报;另一方面,新增用地指标严重不足,据初步统计,全市工业项目用地需求量达770公顷,而用地指标仅为397公顷。大竹县工业园区入驻项目需用地6000亩,省上今年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仅750亩。

3.发展资金匮乏。一是市、县两级财政不宽裕,难以有效投入;二是金融机构贷款受国家银根紧缩政策和贷款规模影响,融资难度增加;三是物价上涨,资金缩水,投入增加;四是我市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格局尚未有效形成。最终导致园区建设进程受阻,入园项目工程进度缓慢,有的企业推迟入园时间,有的企业效益受损,有的企业难以扩大规模,做大做强。

4.产业支撑乏力。目前我市产业园区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档次偏低,大企业、大集团数量极少,2011年新开工项目中上亿元的仅17个,上10亿元的仅1家。同时,在招商引资上目的性不强,成效不够明显,引进项目偏少,尤其是大项目、有带动性和延伸产业链的项目严重不足,缺乏围绕产业找企业的意识,产业集聚发展不足,支撑乏力,制约了园区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5.体制机制不顺。一是园区的管理体制五花八门,有区政合一的“准政府”模式、有临时性的协调办事机构,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指挥部。二是大部分园区内设机构不规范,工作人员是从各部门抽调,缺乏工作激情和主观能动性。其结果:无职、无权和无责致使入园审批手续繁琐,一个项目从立项、环评到报批、报建,多则一年半,少则半年。宣汉县大力优化政务环境,精简审批流程,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也需2个多月。

  三、意见及建议

  1.突出规划引领,严格执行规划。要高起点、高前瞻性地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必须坚持把各类工业园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走“组团架构、功能分区、资源共享、集聚发展”的路子,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各类专项规划的融合互补。规划应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实战性,园区规划必须功能分区明确、内部结构清晰、相关设施齐全。规划的编制建议邀请国内相关行业专家进行科学编制。普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0余平方公里,由普光、胡家、柳池、南坝四个工业园组成,由于园区分散,政府在基础设施上投资太大,产业不能有效聚集,建议由“一区四园”改为“一区两园”,只保留普光和柳池工业园区。同时,由于该县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制造业、冶金产业为主导,不宜布局农产品加工业,因此建议其已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市农产品加工工业集中区聚集。

  2.开源节流,破解土地资源瓶颈。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二是利用国家、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三是包装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列入国家、省重点项目,占用国家、省上用地指标。四是在城区企业搬迁上做文章,大胆把城区企业搬迁作为“项目”巧妙包装向上报批土地,增加土地储备。五是做活集体土地利用文章。根据现有政策村级实施自治,村办集体企业土地政策相对宽松,可以采取把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折价入股或连同集体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折价入股,在股权设置、股红分配和股权管理上制定章程,推行股份合作制,并保证在土地进行非农用途时农民获得相应的增值收益等方式,搞活村级集体土地利用,解决土地难题。六是严把土地供应关,增加投资强度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根据每个入园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用地,随投资进程分期分批供地,杜绝“轰轰烈烈圈地,冷冷清清开发”的行为。鼓励园区、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为不符合单独用地条件的中小型企业构筑发展平台,促进园区产业集中布局,实现资源共享,切实保证园区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3.广辟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一是构建园区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议成立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着眼于借得来、用得好、还得起的资金归集和偿还渠道,加快构筑体制畅通、权属清晰、功能明确、监管有力、运行健康的投融资平台,按照融资、建设、经营、偿债一体化的投融资新体制,大力开展整合园区土地、基础设施、经营园区、经营性资产、特许权经营等有形无形资产的归集,增强平台投融资能力。二是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赋予产业园区开发公司土地开发权和土地出让收益权。通过土地使用权向开发公司注入实收资本,将土地收入转化为公司的自有资金;承诺将获得的土地收益权进行质押,并设立专项资金帐户,建立土地定额回流还款机制,保证偿还贷款的现金流和贷款资金的安全。三是构建多元融资渠道。积极拓展渠道,在发行“信托”资金、企业债券、创业投资、产业发展基金、借壳上市等方面进行探索,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按照“地币入股,按币分红,固定回报,不担风险”的原则,在园区征迁群众中大力宣传和推行“股田制”,一方面缓解征迁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又为征迁群众理好财。四是加强园银互动,促进银企合作。简化程序,构建绿色通道,鼓励各商业银行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为园区和企业提供便捷的点对点金融服务;建立健全沟通联络机制,园区及时向各银行分支机构提供入园企业及其资金需求信息,各银行及时向园区及企业提供信贷政策程序咨询服务;建立园区和各银行分支机构联席会议制度,重大项目建设主动邀请各分支机构列席参与;加强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扶持担保机构发展壮大,为企业提供风险分担保障。五是通过BTBOTBOO等方式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资金压力。

  4、强化招商引资,壮大主导产业。一是集中要素保障,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增强园区的载体平台功能。根据全省产业布局规划,按照全市“一盘棋”的产业发展思路,将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市农产品加工工业集中区、大竹县工业园区作为首批重点特色产业园区,集中要素保障,倾力打造,使之成为资本、项目、人才集聚的“洼地”。二是大力招商引资,壮大主导产业。全力以赴狠抓园区大项目建设,用大项目扩张大企业,用大企业引领大发展。可以考虑在投资规模、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率等指标方面严格把关,对投资达到一定额度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给予更为灵活的政策。努力在投资大、特色明、产业关联度高的大项目、优质项目上求突破,着力培育上下游产品相配套的产业链条。三是利用资源优势,拓展新兴产业。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天然气-氯碱化工产品链、氟硅化工产品链、煤焦化工产品链,以及清洁能源汽车、新材料(重点发展有机氟、有机硅、高性能纤维、钒钛材料等)推进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整链、集群发展。对翁福磷硫一体化项目副产物-磷硫石膏进行资源化利用,走出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四是灵活运用产业政策,突破产业瓶颈。五是严格执行项目资本金制度,防止产生“空壳”项目、非法集资及诈骗等现象。

 5.倾力打造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一是建立主题工业园区。将天然气化工、磷硫化工、盐卤化工、氟硅化工等产业相结合,建立主题工业园区。二是建议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及其中的大型企业,引入国内著名规划院参股并邀请行业著名专家作为园区或企业的独立董事,为其提供项目咨询、项目生产要素协调、未来发展方向等服务。三是严禁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重金属项目入驻园区。

6.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建议各园区建立产业园区管委会,明确为政府派出机构,定编定员定责,将管委会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并授予一定行政管理权限,以激发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园区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园区政务服务环境。同时要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全市产业园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重点将基础设施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户数、工业增加值、平台建设、入库税金、固定资产投资额等六项指标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建立“重奖到人”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各级园区抓建设的主动性,抓项目的针对性和抓发展的积极性。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