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政协召开文化沙龙大竹精神研讨会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11月15日 文章点击数:3795
大竹县政协
召开文化沙龙大竹精神研讨会
近日,大竹县政协召开文化沙龙大竹精神研讨会,会议就如何理解大竹精神、如何诠释大竹精神、如何丰富大竹精神进行座谈。县政协副主席王少红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胡奇祥、王守文、杨先云、谢江、王山君、王希异、张应华、张尚泉、张永明等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在中国共产党大竹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县委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弘扬“坚韧奋进、务实创新、开放包容、智慧诚信、勇争一流”的大竹精神,这成为当前百万竹乡干群的一个热门话题。深入研究挖掘、大力宣传弘扬大竹精神,并以大竹精神的塑造传播来进一步聚智合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政协委员的应尽之责。
一、回首重拾大竹精神,凝聚智慧彰显勇气
党代会报告对大竹精神的概括,科学、辩证、新颖,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既传承了过去,又体现了创新;既有本地实情,又有时代特色;既有物化效果,又有精神要求。早在2006年县十届四次党代会上,县委就提出过要着力培育“虚心向上、朴实坚韧、诚信包容、勇争一流”的大竹精神。这次重拾大竹精神,重提大竹精神,并赋予了更为崭新的内涵、更为完整的表述,非常的难得,既摒弃了陈旧的前嫌思想,又突破了传统的言辞束缚,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整个这四句话20个字,凝结了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的执政理念和集体智慧,贯穿了“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和“拼搏向上、不胜不休”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精神。
二、深度考究大竹精神,切实把握出台背景
当前,大竹正处于大开放、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时期。凝聚全县人心,激发创业热情,抢抓发展机遇,迎接时代挑战,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支撑和鼓舞。继承大竹传统人文特色,弘扬时代创业精神,塑造大竹人文精神,是大竹发展先进文化课题中的应有之义,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作。要确保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首先必须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起符合本地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文精神,始终保持一种奋发有为、昂扬向上、加快发展的精神状态,为大竹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活力。
塑造大竹精神,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弘扬大竹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大竹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竹本土上的生动实践和运用,是用精神文化的动力来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终通过物质成果来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成就。让精神文化的“软实力”真正成为“硬支撑”。
三、认真解读大竹精神,准确领会实质内涵
“坚韧奋进、务实创新、开放包容、智慧诚信、勇争一流”,体现了大竹人特有的文化精髓、性格气质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大竹精神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和实质内涵。坚韧奋进,体现了麻的朴实无华、细长坚韧,竹的宁折不屈、奋发向上,这是中国苎麻之乡、川东绿竹之乡及千百年来竹麻文化的特有气节和人文精髓;务实创新,就是讲求实际、敢创敢试、革故鼎新,这是大竹人突出的精神气质;开放包容,就是胸襟宽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赋予大竹宝贵的观念品格;智慧诚信,就是机敏灵性、重情重义、诚实守信,这是大竹人鲜明的性格特质;勇争一流,就是勇于实践、勇于破旧、跳起摸高、奋勇争先,这是新时期竹乡大地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力弘扬“大竹精神”,并作为我们追赶跨越的精神动力源泉,不但能够引领竹乡人民团结奋进,还能引导外界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大竹,从而提高大竹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
最后,县政协主席黄生国做了重要讲话,他说:大竹精神是我们竹乡人民的魂,是城市文明进程的核心。我们政协要维护核心、围绕中心、反映民心、凝聚人心,大力解放思想,按照“四川一流”、“川渝一流”、“西部一流”的标准,大力弘扬大竹精神,携手共建幸福大竹
(郝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