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倡导正确的“白色”消费观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1年12月02日 文章点击数:1763

 

倡导正确的“白色”消费观

 

宣汉县政协反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丧事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之风日趋“盛行”。仅丧葬中的花圈消费一项就令人咂舌!一场丧事办下来,死者家属少则收到几十只花圈,多的甚至有几百只。这些花圈似乎不仅是哀悼的象征,更是死者家属权势与地位的象征。花圈背后的“浪费风”颇为惊人。据资料载,我国每年有大约890万人死去,一年烧掉的花圈高达数十亿元!据有关部门统计,吉林长春市一年制作花圈耗纸张600余吨,铁丝160吨,秫桔73000捆。我省绵阳市一年制作花圈耗纸张达410吨,铁丝110吨,竹子5210吨。一火焚之,化为灰烬!如此铺张的“白色”消费,不仅加重了丧家的经济负担,也浪费了我们的社会财富,同时还严重误导社会风气和污染环境。此风此俗,应当遏制。为此建议:

1、强化宣传,树立良好风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精神文明宣传,在全社会倡导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事简化的丧事活动新风尚。

2、建立公约,破除陈规陋习。各地可以出台《丧事活动行为规范》等社会公约,推行白事理事会统办丧事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消除攀比心理,实行丧事简办,树立丧葬新风。

3、加强监管,发挥表率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节简办丧事,文明办丧事,为群众作表率。纪委、监察部门要对在丧事活动中铺张奢侈、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严肃党纪政纪,树立正确导向。新闻媒体要加大舆论监督,对有悖公序良俗、大操大办丧事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

4、创新方式,倡导文明节俭。改进送花圈的方式,殡仪馆和花圈经营单位可以开展出租业务,提高花圈使用率、减少“白色”消费。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明文规定,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在参与丧事活动中应租用花圈,否则不予报销。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