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正文

2月11日上午讨论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02月17日 文章点击数:5732

 

市领导焦伟侠、王川红、杨娟等参加

211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
   

211上午,市委书记焦伟侠,市委副书记王川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娟,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天满,市政府副市长胡杰等市领导分别参加了经济界,文艺、教育、体育界,工商联界,农工党、医药卫生界的委员小组讨论,看望委员并听取意见建议。

市委书记焦伟侠: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年我市要举办第二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并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把这项文化活动列为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节。一要扩大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使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升级;二要把展演活动长期办下去。我们要走以展演活动带动展演基地建设,以展演基地建设提升展演活动水平的发展路子。全国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共37个,我们把展演基地建设好了,平均每年每月可以接纳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副省级城市到达州开展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是为农民朋友精心打造的舞台,是农民歌颂自己的艺术盛会。外地农民朋友到达州演出,我们只需出差旅费、住宿费和较低的出场费。但我们投入后收益又从哪里来?就是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外地客人到达州来,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大力展开市场营运,吸引国外的演出团队来达州演出,形成新的卖点。这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所以,请大家集思广益,想一想这个事怎么做。我认为,在展演活动发展初期可以投一点资,运行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变投钱为赚钱,那就是成功。外地客人来达州看演出,就可以带动旅游业发展,增加门票收入,同时可以拉动达州的消费市场。这就像发展会展一样,成都每年举办一次会展就要创收十几个亿,我们该怎么做?希望大家发挥智慧,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达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城市,有很多历史文化需要深入挖掘,有很多特色文化需要精心包装。现在到底要把哪些历史传承进行包装并商品化,我们要深入研究、做出努力。比如,现在讲巴人故里,前两天我看了一个画册,和广安相比,达州的巴人遗址比他们少很多,要申请巴人故里,我们就争不过他们。再比如,賨人谷,要把它故事化,但做得还不够到位,还需进一步提升。达州发展旅游业,要把历史遗存、文化积淀跟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讲故事把大家吸引过来。政协委员人才荟萃,联系广泛,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多做些深入思考和研究,多提出些可以转化为决策和项目的建议。
   
文化需要形象化,比如巴山作家群,这个名字很响亮,但很难较好地物化出来。像三苏就有三苏祠巴山作家群可否借鉴三苏祠的做法进行形象化?需要大家去思考。文化需要提升提炼,需要依靠一定形式把它故事化,才能够形成项目、变成商品。文化还需要挖掘,我市现在正在把李林森事迹拍成电影,中组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已经下发了文件,3月份出剧本,5月份开始拍摄,8月底将在全国上映。这将对达州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达州还有没有故事性的人物、历史性的事件?都可以把它拍成电视剧、电影。文化还需要精品,达州的书法很不错,比如巴人绘画中的版画,能否作为一个发展重点?这些都需要大家深入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界,教育界的同志们要拓展思维,深入思考如何推进达州文化改革发展。这次会议大家提出了很多建议,市委、市政府将认真梳理、认真研究,该规划的规划,该实施的实施。总之,要按照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的部署,把达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好,全面提升达州文化的综合实力、创新活力、服务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达州特点的文化发展新路子。
     市委副书记王川红:过去一年,市政协紧紧围绕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工业园区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特别是经济界的委员,充分发挥对经济工作了解、置身经济发展主战场的优势,深入调研视察,积极建言献策,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富有见地的意见建议,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经济跨越发展。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市委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根据中央、省委精神召开三届二次全会,明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路径,提出了构建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定位和“七个加快”的工作重点,分解落实了建设“幸福达州”的具体任务、工作措施。当前,达州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处在重新认识发展定位,转变思想观念的重要阶段,各地要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强园区建设,发挥工业园区产业聚集效应代作用,并由此引领资源优势的更好发挥,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为经济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和平台。

不容置疑,当前达州经济社会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业化的程度不高,城镇化的水平也还不高。我们既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努力探索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找准优化发展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二是我市在推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引入有规模、有技术、有带动力的项目和企业。三是企业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企业转型、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和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政协委员是社会各界人士的优秀代表,是推进达州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认真履职,发挥作用,为达州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娟:各位委员肩负使命、代言民生、敢于直言,提出的意见建议很中肯,有的建议我们已经转交有关部门研究、落实。这里我与大家共同探讨深入推进文化强市的相关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每一个人的精神、灵魂构成了城市的形象。努力把达州文化事业做大做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建设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要把文化的要素纳入统一规划,比如:书店、医院、剧场、体育场等,真正把示范区建成新农村综合体、建成功能齐全的农民聚居点。

当前,达州文化发展有很多潜力值得挖掘,尤其是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民间文化。市委、市政府计划在莲花湖景区打造面积4.3平方公里的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基地,目前已邀请全国5家知名单位、高校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并将择优选定方案。

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方面有很多新思路、新举措,这对于树立达州形象,增加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具有较大作用。希望各位市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大力支持,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作出应有的贡献。

胡杰副市长刚才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对于推进政府工作,促进达州稳定增势、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市政府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肩负重任,锐意进取,负重前行,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政协委员是社会各界人士的代表,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包容性强、代表广泛的优势,是推进达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发挥作用、履行职责,为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通报。一是关于平等对待本地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的问题。去年12月全市召开了招商引资工作会,大家一致认为,达州经济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的不仅仅是项目、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招商引资来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民营企业是达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座各位是达州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希望大家象温州民营企业家一样树立群体观念,抱团发展,做大做强。外来、内地企业都是达州的企业,市政府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二是关于改善金融环境的问题。达州的金融环境曾经不是很好,但近年来大有改善。去年全市新增贷款78亿元,增幅很大,居全省前列。达州各大银行为此做了很大贡献,去年给地方上缴税费2个多亿。外地银行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去年给达州贷款70多亿。当前,我们对新型融资工具的使用还不到位,全市还没有上市公司,无直接融资渠道,也没有发行企业债券。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加大企业家和干部队伍的培训,积极开展银企对接、省银行进入达州行等活动。我们自身也要积极作好准备,既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准备,更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增加企业的授信能力。

黄建琴副主席:刚才听了各位委员的发言,深受启发,我们达州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经济界的委员们可以说是更有责任,大家应为党委政府多建诤言,献良策。2011年新一届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在“兴工强市”上,进一步推进了工业园区化、专业化、集聚化。二是在民生工程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去年民生工程投资70多个亿,比上年增加了20多个亿;三是在依法行政方面更加注重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四对政协委员所提的提案,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举措,加大力度办理落实。

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应继续强力推进“兴工强市”战略实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工业由传统的“傻、大、粗”向“高、精、尖”转型,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促使我市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我们政协委员在新的一年,一定要按照市委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职尽责,围绕“三化同步”“三业并重”积极建言献策,助推发展,为建设幸福达州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川委员:一、政府报告中提到“药品食品加大监管……”,结合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接触到的,发现违法广告比较多,擅自扩大药品的疗效等现象普遍存在,希望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的,一定不能手软。二、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尤其是快速通道路段,主要反映在黄泥扁、文家梁片区的原兰森日化、三达公司、飞舟建材厂区域。对提升城市的形象有很好的作用,既能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民生,又可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魏清委员:建议一是城区道路的拥堵问题非常严重,道路的设计不好,重车挤压太多,交警在分流上考虑不周,能否在不违法的情况下控制新车的增加。二是关于抗震救灾问题,希望政府的措施更有效,在抓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的前提下,调整工作思路,把抗震救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状态。

李宪委员:从报告中看出,政府是勇于面对、敢于担当的。要实现“幸福达州”还需要做以下方面工作:一、解放思想是关键;二、要旗帜鲜明的提出:生态、畅通、和谐三大主题;三、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1)从投资上打开通道,促进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加大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2)创新领域应有民营企业的加入,从产业化上打开通道;(3)融资服务上打开通道;(4)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为开拓国内外市场打开通道;(5)培育人才方面对民营企业打开通道。

罗良俊委员:一、关于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办事难,办事复杂等问题较多。银行存款虽过千亿,但民营企业贷款却很少,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以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二、城市功能扩大与完善,经济产业定位的问题。1.加快城市化进程;2.以工业化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特色经济;3.城市功能扩大与完善,要结合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配套问题;4.城市建设与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的问题。

何刚委员:反映两个问题。一、龙爪塔朝阳东路252号正在进行开发建设,有200米的围墙、建筑材料乱堆乱放、道路没有硬化、污水乱排乱放,严重的脏乱差。希望部门加强改造,对个体经营户实行门前三包。二、快速通道面临交通拥堵、管理混乱、人员进出频繁等不安全因素。希望对人、摩托车、电瓶车进行查处,加强管理,对快速通道进行改善。

孙华委员:通过这几年来对城市的综合治理,杂、乱、差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非机动车辆(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还是乱停乱放,严重影响人、车的顺利通行,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尽快落实。建议在各个街道分段设立统一的停放点,还达州一个整洁、规范的城市形象。

王飞虎委员:何健市长的报告亮点很多,其中对产业发展的描述很全面,产业是城市的希望,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必须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足。我有几点关于产业发展的建议:一、修订完善产业规划。1.对天然气、新能源、新兴产业、现代物流进行规划;2.按“1+7”园区模式,进一步定位园区功能,做到一园一主业,发挥园区特色;3.按照“两化有互动,产业有规划”的思路,规范市场招商,引导产业发展。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三、规划天然气、清洁汽车、化工产业园区,发挥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做到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四、整合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人才、资金等资源,推动产业项目的发展。五、借力发展,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做到招大商、招好商。六、大力优化投资软环境,逐步健全重点工程、项目的法律服务机制,探索司法强拆的经验,坚决打击强揽工程、强卖材料、漫天要价、阻碍拆迁等不法行为。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