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正文

关于我市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02月20日 文章点击数:8302

 

关于我市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发言人:桑茂明

 

我市中药材资源丰富,拥有中(草)药资源1700多种。中药产业基础较好,有生产企业6家,注册品种258个,医药工业总产值达3.325亿元。推进我市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实现生产企业与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有效对接,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将其作为重点农业工程项目,中药材生产在质量、技术水平、规模化程度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格局。目前,我市中药产业化发展中还面临不少问题:如规范化程度低、质量不稳定,认识和统筹规划不够,品牌效应不强,专业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龙头企业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材种植和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化发展进程,促进药农增收,企业增效,我们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作配合力度建议政府成立中药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负责中药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认真研究中药材种植及现代化发展规划和政策,科技、农业、药监、财政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市中药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示范引导,加大规划引领力度。一是建立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示范园区。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地理候特点,遴选品种,科学规划,中药材植技术研究,促进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向最佳适宜区域集聚,形成示范基地,逐步大推广。二是整合农业专项资金,将规范化药材种植纳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统筹考虑,作为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扶贫计划等相关工程和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支持。三是充分发挥种专业、中经销的带动作用,建立适合山特点的中材技。重点发展杜仲、厚朴、乌梅、毕澄茄、皱皮木瓜最具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大宗品种。

三、加强品牌保护,加大地标申报力度。通过促进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品牌培育意识以及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增强中药材的附加值和影响力。坚持以各县(市、区)为主体,培育地方传统特色品种,加大启动申报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注册保护力度,力争把最具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大宗品种做成品牌,增强进入大市场、大流通的竞争力。

四、加强龙头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积极扶持和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促进全市中药材产业化经营进程。各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加大对药农的补贴,提高补贴标准;制定土地、税收等优惠扶持政策,支持中药产业发展。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帮助有条件的中药企业上市融资。争取到2015年末,建成10亿元以上生产能力的大中型医药工业企业1家,建成全国最大的升高白细胞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基地,西南最大的中成药滴眼剂和口服液生产基地,川东地区最大的中药原料加工基地,年产值达到21亿元。对本市中药企业生产的治疗性优质中医药产品,积极向上推荐,争取纳入《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或《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

五、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达州中医学校升专科的步伐,提升本地学校对现代中药、生物技术方面人才培养的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专业、科技下法,培养一支用现代化科技知识、管理知识武装起来的产业发展主力军二是组织对重大课题作攻。增加中药产业化科技投入,形成中药种植、加工、生售产业链。支持天府药业等企业成立研发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联姻,建立期合作系,用高新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实《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优质种苗繁育、片炮制技、中配方粒、中材微粉化、中药现代浸提、中成新品、新工等加强究和攻科技成果行知识产权三是抓好植技的宣推广。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鼓励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机构兴办实体,宣传推广中药材种植技术,让专业种植或经销户成为种经销科技示范户,带动周边群众参与中药材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建立健全中药材产销信息网络。加快中经济开发发挥材市信息中心的射功能,万源、通川、达县植基地实现信息源共享,及提供材市信息,预测行情,指导药植。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