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用好红色旅游资源”的几点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02月21日 文章点击数:2757
达州“用好红色旅游资源”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委员毕英涛反映: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了“用好红色旅游资源”的命题,意义特别重大。结合市委提出的达州“文旅靓市”的发展战略,对达州“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家底”进行评估。应当承认,我们的“家底”并不殷实。达州不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也不在达州境内;达州的开国将军军衔也仅仅是上将而已,没有邓小平、朱德、刘伯承、聂荣臻乃至罗瑞卿一类层次更高的红色人物,与他们的故居纪念馆相邻太近;……这些都是制约达州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是变不利为有利。内观而言,红色文化是达州的比较优势;外观而言,达州处于东面刘伯承故居、西面朱德故居、西南面邓小平故居、北面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中央,尽管有几分“凹陷效应”,但这也正是达州红色文化为自身比较优势的另一说,无疑对达州利用好自身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重大价值。
三是把握好机遇。所谓机遇,就是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实施,市三次党代会的部署,以及全市人民上下一致的团结等因素。
四是进行科学规划。进行科学规划,必须紧紧围绕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关于“突出红色旅游特色”、“积极开发以重庆——江津——铜梁——潼南——广安——南充(仪陇)——达州——开县为主的红色精品旅游带”的构想,进行科学而富有达州特色的谋划。
五是捆绑开发利用。通过达州是“红色精品旅游带”东进西去的必然走廊的特殊地位,将达州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捆绑开发推介。特别是要将万源、宣汉及其达县乃至开江的红色文化景点推销出去。
六是其他旅游发展。要通过达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外地的游人在达州停留更多的时间,刺激达州其他旅游业的发展,拉动达州的消费,推动达州经济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