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应高度关注水产业的发展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04月13日 文章点击数:1720

 

应高度关注水产业的发展

 

市政协农业委员会反映:

  我市是全省淡水鱼的产量大市,水产品产量、渔业经济总产值已连续多年居全省第四位。全市现有水面资源5.062万公顷,另有宜鱼稻田约6.02万公顷。2011年水产品总量达到11.4万吨,人均占有量14公斤,渔业经济总产值12.8亿元,年均递增8%,农民人均渔业经济收入233元,人均增收20元。水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城乡人民膳食结构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水产基础设施较差、抗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保障支撑能力不足,原良种体系、技术推广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渔政执法体系建设滞后等瓶颈障碍,严重制约着水产业。特建议:

  1.加强领导,重视水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水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助农增收、保障食品供应所起到的重要做用。因此,应将水产业发展纳入工作议事日程,列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切实解决水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2.改善投入环境,建立多元化水产发展投入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农业法》的要求,不断增加对水产业的投入。一是市级财政每年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水产业产业化开发,把水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执法经费和设备购置费,增强水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二是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用于水产业发展;三是鼓励农民作为水产业投入主体增加对水产业投入,通过租赁、承包、合作、联营的形式,建立水产业自我发展、自我积累机制,推进水产业的发展。

  3.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水产产业化是水产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水产产业化要突破传统的产销分割经营方式,向产业化经营转变。要通过龙头企业,把小规模的生产经营连结起来,大力培育水产品生产、龙头加工企业,加快建设水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特别要健全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办好2-3个上规模、够档次的特色产品。

  4.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渔业。要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合理、科学地整合水产业布局、结构,完成水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在稳定大宗品种总量,保障产品供给的同时,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养殖,着力打造川东北地方名种养殖基地;二是养殖方式调整,以池塘改建为突破口,全面实现设施农业,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三是水产业内部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第三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集养殖、餐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推动渔业经济全面发展。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